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年1月2日,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获国务院批准。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下图为“雄安新区示意图”。

材料二


(1)列举北京可向雄安新区转移的两大产业。___________
(2)简述雄安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对当地社会的有利影响。___________
(3)为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简析雄安新区在城市建设中应采取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自2013年以来,江苏省第三产业增速快于第二产业,到2017年,第三产业产值占比超过50%。下图为“2017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江苏省第三产业增速快于第二产业主要得益于2017年江苏省产业结构(   )
A.批发零售业的快速发展
B.银行保险证券做强做大
C.房地产业持续强势拉动
D.高新技术产业落地生根
【小题2】目前江苏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
A.传统农业阶段B.工业化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
A.经济腹地更广B.科技实力更强
C.产业基础更好D.改革开放更早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在《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年)》中,北部湾被列为全国规划建设的十大沿海渔港群之一。与我国其他沿海发达渔港经济区相比,北部湾渔港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

材料三:广西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分布着大片红树林,以常绿灌木或乔木为主体。广西沿海多受台风侵扰,1986年广西曾发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风暴潮,某县398公里长的海堤被海浪冲跨294公里。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冲跨,因此红树林被誉为“消浪先锋、海岸卫士”。

(1)图示资源调配工程是 ,该工程输出地的优势能源是煤炭和
(2)“北部湾经济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区位条件是
(3)简述红树林在广西沿海被誉为“消浪先锋、海岸卫士”的地理原理。
(4)简述打造北部湾沿海渔港群的区位优势与不足。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2)关于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属于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届黄河金三角投资贸易洽谈会2013年10月28日至30日在渭南市举办,旨在加强区域合作,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目标是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合作发展先行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材料二 黄河金三角(图中黑色部分)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分析该示范区承接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
(2)随着产业转移,分析“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状况会有什么变化?
(3)工业化可能给“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环境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珠三角工业区由此受到的冲击较长三角工业区更大,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工业区
A.以外向型为主的工业结构B.是我国著名的侨乡
C.邻近港澳台地区的特殊位置D.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第四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外的所有其他产业的延仲,该产业是指对本身无明显利润,但是可以提升其他产业利润的公共产业。也可以称之为知识产业,或者信息产业。

【小题1】下列产业属于第四产业的是
A.金融业B.旅游业C.慈善基金D.做电子
【小题2】关于第四产业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四产业以职能化公共服务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
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第四产业的基础
C.第四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不存在关联性
D.第四产业包括收购、存贮、调运、销售等环节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是指以技术和创新活动为核心,在产品和生产流程中具有较高的科学知识附加值的制造类企业。20世纪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进入中国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90年代,该类企业向中国内陆城市扩张,并且由早期合资为主的方式转变为独资为主的方式。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8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集中进入中国沿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B.海运便利C.工业基础好D.国家政策
【小题2】对比沿海,中国内陆发展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主要优势是
A.市场经济制度完善B.地方政策更优惠
C.技术和人力资源成本低D.与周边国家贸易量大
【小题3】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进入中国方式的转变,最主要目的是
A.经济利益最大化B.便于生产经营管理
C.知识产权的保护D.提高资本利用率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表示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工业、服务业劳动力比例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 工业、农业、服务业 B. 服务业、工业、农业
C. 农业、服务业、工业 D. 工业、服务业、农
【小题2】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3】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