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年广东内部区域经济指标增速表(单位:%),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扩大趋势,与这种差异形成无关的是(  )
A. 地形及海洋资源的利用条件有很大差异
B. 国家给予这四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差异
C. 四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基础有一定的差异
D. 四个地区所拥有的气候条件和城市数量有明显差异
【小题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A.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 良好的区位
D. 全国著名的侨乡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3)广东为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应加快哪些方面的发展?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表是1995-2000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比较表,阅读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2000年期间(  )
A.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增速超过了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增速低于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珠江三角洲少
D.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小题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出口依存度”低于珠江三角洲,可能的原因有(  )
①受地形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市场比长江三角洲狭小 
②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实力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③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比珠江三角洲地区薄弱
④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存在差异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小题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产业基础B.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
C.著名的侨乡D.腹地范围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福建区域略图。

材料二:福建省山多地少,海域广阔,河网密布,湖泊众多。龙岩花生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农业的一大产业。龙岩花生的闻名,主要在于选料严谨,精选名优花生品种,并在污染极小的山区种植。由政府组建的龙岩花生加工集团,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统一为农户进行种植技术的培训,还统一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材料三: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充分发挥福建比较优势,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体制创新、人文交流等领域不断深化核心区的引领、示范、聚集、辐射作用。

(1)分析福建发展海水养殖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2)指出龙岩地区花生过度种植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3)分析龙岩花生加工经营方式对当地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4)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6年1月26日,“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授牌仪式在株洲芦淞区举行。株洲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大力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服饰产业转移,预计5至8年内打造成拥有4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布辅料市场、400家以上品牌服饰企业、10万从业人员的现代化服饰产业智慧园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
A.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能源枯竭,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B.是株洲交通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
C.是以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为主要驱动力的
D.反映了市场需求对工业的影响减弱
【小题2】东部沿海地区服饰产业向株洲转移将
A.带动人口大规模向株洲迁移B.利于东部、中部产业结构调整
C.促进株洲生态环境的改善D.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出现了产业转移,我国经济学者形象地称之为“腾笼换鸟”。据此回答题。
【小题1】“腾笼换鸟”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A.能吸引更多的劳动力,促进市场繁荣B.促进产业升级,增强产品竞争力
C.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D.扩大原料,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小题2】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腾笼换鸟”前后两个发展阶段主导产业分别是(  )
①原料指向型产业
②动力指向型产业
③劳动力指向型产业
④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空间分布图。

材料二:上图的圆内部分为2009年我国部分专家学者提出的“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联合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
(1)(4分)西部地区产业地带共有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沿 状分布。
(2)(2分)“西三角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在地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3)(6分)简要分析产业转移对“西三角经济圈”可能带来的影响。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我国东部目前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其他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A. 轻工业比重大 B. 第一产业比重较低
C. 劳动力素质比较高 D. 生产设备比较先进
【小题2】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①劳动密集型工业 ②资金密集型工业 ③技术密集型工业  ④资源密集型工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小题3】四大经济圈中,最需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的是
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京津唐 D. 大东北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据下图,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B.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B.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
C.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