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近些年来,曾经依靠“薄利多销”发展起来的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模式走向衰落。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特色小镇”给浙江供给侧改革注入了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不仅建成一批如西湖云计算“云栖小镇”、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等依托高新科技产业打造的特色小镇,还有一批依托传统产业的特色小镇,如常山“赏石小镇”、海宁“时尚小镇”、绍兴“黄酒小镇”、龙泉“青瓷小镇”等。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模式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2】影响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3】浙江大力推行“特色小镇”的主要目的是
【小题1】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模式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不再需求小商品,小商品过剩 | B.失去优惠政策,土地租金高 |
C.“薄利多销”模式造成竞争激烈 | D.生产成本上升,市场需求渐变 |
A.先进的技术 | B.市场的需求 | C.优美的环境 | D.劳动力的素质 |
A.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B.传承产业基础 | C.拉动内需 | D.刺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
C.重庆市属东部经济地带 |
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
B.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
图甲和图乙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有关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分别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地带,图乙中与此对应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________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_,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________。
(4)两图反映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________________的不平衡。


(1)图甲中A、B、C分别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地带,图乙中与此对应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________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_,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________。
(4)两图反映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________________的不平衡。
根据下图判断,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第一产业,错误的表述是
【小题2】关于第三产业,错误的表述是

【小题1】关于第一产业,错误的表述是
A.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其产值比重,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 |
B.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剩余 |
C.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我国低得多 |
D.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在产值和就业结构中比重都低,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
A.各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 |
B.日、韩两国的第三产业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C.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来自第一产业 |
D.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 |
读“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特点是
【小题2】我国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多是港口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1】我国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特点是
A.点、线、面开放格局同步发展 | B.沿边省区的省会与沿海城市同步发展 |
C.东、中、西部地区同步发展 | D.内陆省会城市与边境城市同步发展 |
A.港口城市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基础设施好 |
B.港口城市对外交通便利,与国际市场联系方便 |
C.港口城市多为我国的特大城市,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
D.港口城市地势平坦,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对A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主要是为了 ,图示跨区域能源调配工程是 。
(2)图示区域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自然植被以 为主。
(3)某生据材料二判断深圳市目前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请说出其判断依据。
(4)从能源和交通角度,简析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2016年末,深圳市人均GDP为16.74万元(同期中国大陆人均GDP为5.4万元),下表为深圳市2016年GDP和三次产业产值统计表。

(1)对A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主要是为了 ,图示跨区域能源调配工程是 。
(2)图示区域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自然植被以 为主。
(3)某生据材料二判断深圳市目前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请说出其判断依据。
(4)从能源和交通角度,简析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读“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08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值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内蒙古的畜牧业、畜产品加工和畜产品销售属于的产业分别是 ( )
【小题2】a、b、c代表的省份可能是 ( )

【小题1】内蒙古的畜牧业、畜产品加工和畜产品销售属于的产业分别是 ( )
A.①②③ | B.③②① | C.③①② | D.②③① |
A.海南、浙江、黑龙江 | B.黑龙江、浙江、海南 |
C.浙江、四川、黑龙江 | D.黑龙江、四川、浙江 |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的西大门,喀什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2010年12月30日,连接喀什与和田的喀和铁路(如图所示)建成通车。2011年6月28日首列旅客列车开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深圳相比,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是( )
【小题2】喀什铁路沿线的城镇主要分布于( )
【小题3】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主要有( )
①促进西部大开发 ②优化地方经济结构
③改善我国西部生态环境 ④加强我国西部边防能力

【小题1】与深圳相比,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是( )
A.接壤国家多,国际贸易与合作的潜力巨大 | B.交通条件好 |
C.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 D.光照和热量条件较好 |
A.河流下游 | B.绿洲地带 | C.沙漠地区 | D.高山雪线附近 |
①促进西部大开发 ②优化地方经济结构
③改善我国西部生态环境 ④加强我国西部边防能力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被称之为我国的“中三角”。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长三角”地区比较,“中三角”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小题2】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②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③长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④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因素

【小题1】与“长三角”地区比较,“中三角”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A.工业基础好 | B.交通便捷 | C.资源丰富 | D.科技发达 |
A.人口众多,商品农业发达 |
B.三城市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争力越来越强 |
C.城市化水平已高达60YO |
D.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
①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②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③长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④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因素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