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图。

材料二 上图中M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一)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表二)。

材料三 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1)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
(2)比较M、N两地冬季气温,哪地更高?并分析原因。
(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A、B两种方案中为M地选择更合理的一个,并说明理由。
(4)与珠江三角洲比较,长江三角洲1992-2007年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图。

材料二 上图中M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一)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表二)。

材料三 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1)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
(2)比较M、N两地冬季气温,哪地更高?并分析原因。
(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A、B两种方案中为M地选择更合理的一个,并说明理由。
(4)与珠江三角洲比较,长江三角洲1992-2007年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题。

目前,占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的产业是( )

目前,占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的产业是( )
A.第一产业 | B.第二产业 |
C.第三产业 | D.第一、第三产业之和 |
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乳畜生产,以规模化、设施化为显著特点。下图所示国家采用的是粗放饲养方式,但在国际乳制品贸易竞争中占上风。读该国部分区域及甲乙两城市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该岛甲乙两城市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为
【小题2】在国际乳制贸易格局中,图示国家占上风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造成该岛甲乙两城市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为
A.纬度位置 | B.洋流 | C.大气环流 | D.山地坡向 |
A.生产成本低,价格竞争力强 | B.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 |
C.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 | D.交通便捷,市场反应快 |
2014年12月2日,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召开。会议指出,计划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形成“多三角、放射状”大交通联动发展格局。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各区域之间有明显的界线 | B.区域划分的重要依据是生态环境差异 |
C.核心区经济发展速度远快于外围区 | D.随着经济的发展,核心区域会有所扩大 |
A.安徽人口较多,长三角人口稀少 |
B.安徽粮食丰富,长三角甜菜产量大 |
C.安徽资源丰富,长三角资金充足 |
D.安徽以第一产业为主,长三角以第二产业为主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为缩小浙江省内区域发展差异,2020年前应重点加快发展的都市区是( )
【小题2】浙江省限制开发的区域应包括( )

【小题1】为缩小浙江省内区域发展差异,2020年前应重点加快发展的都市区是( )
A.杭州都市区 |
B.金华—义乌都市区 |
C.温州都市区 |
D.宁波都市区 |
A.衢州—丽水高速公路沿线地区 |
B.宁波—温州间的沿海地区 |
C.千岛湖周边地区 |
D.环杭州湾城镇群地区 |
以下关于第三产业与产业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三产业是指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的产业 |
B.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中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普遍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
C.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的提高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 |
D.通常情况下,第三产业比重越大,社会经济就越发达 |
现阶段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情况是
A.增加转入地的就业机会 | B.从欠发达地区向较发达地区转移 |
C.主要移向交通闭塞的地区 | D.转移出去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因时制宜地进行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日本逐步跨入了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岛国多良港,海运发达
②人口众多,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④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制造业多临港布局

【小题1】关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日本具有发展初级产业的比较优势,承接了拉美国家的初级产业转移 |
B.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日本工业的主导产业从轻工业转向高科技工业 |
C.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日本的工业结构实现了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资源密集型产业的飞跃 |
D.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日本的环境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
①岛国多良港,海运发达
②人口众多,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④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制造业多临港布局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新加坡和上海都建立了自由贸易区。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加坡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287万,经济属于外贸驱动型,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2008年新加坡国内产业构成为:第一产业几乎为零,第二产业占28%,第三产业占72%。
材料二 “上海、新加坡位置图”和“2008年上海、新加坡资料比较表”
(1)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有人认为城市职能是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有人认为,城市职能应包括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即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等。上海与新加坡在城市职能方面有一共同之处,请指出来。
(2)从所处温度带、海陆位置、交通运输位置三个方面比较上海与新加坡的不同。
(3)简述新加坡产业结构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4)研究图文资料,以“2008年上海、新加坡资料比较表”为主,材料一和“上海、新加坡位置图”为辅,围绕搞好上海自贸区建设,谈谈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