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的西大门,喀什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2010年12月30日,连接喀什与和田的喀和铁路(如图所示)建成通车。2011年6月28日首列旅客列车开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深圳相比,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是( )
A.接壤国家多,国际贸易与合作的潜力巨大
B.交通条件好
C.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D.光照和热量条件较好
【小题2】喀什铁路沿线的城镇主要分布于( )
A.河流下游
B.绿洲地带
C.沙漠地区
D.高山雪线附近
【小题3】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主要有( )
①促进西部大开发 ②优化地方经济结构
③改善我国西部生态环境 ④加强我国西部边防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9-18 06:11: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依据国家发展新棋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 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小题2】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A.航道建设
B.西电东送
C.劳务输出
D.水土保持
【小题3】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
C.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
D.高端装备制造、钢铁工业、现代物流业
同类题2
读“甲、乙两区域联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比乙区域复杂
B.甲区域城市呈岛状
C.甲区域第一产业发展水平高于乙区域
D.甲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小于乙区域
【小题2】乙地向甲地扩散的产业最不可能是
A.普通服装
B.石油化工
C.软件开发
D.玩具制造
【小题3】产业转移对两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不正确的说法是
A.有利缓解甲地的资源环境问题
B.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C.有利乙地的产业升级
D.有利于甲地扩大就业。
同类题3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按照区域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该区域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Ⅰ-Ⅱ-Ⅲ-Ⅳ
B.Ⅲ-Ⅳ-Ⅱ-Ⅰ
C.Ⅳ-Ⅲ-Ⅰ-Ⅱ
D.Ⅱ-Ⅰ-Ⅳ-Ⅲ
【小题2】该区域工业化水平最低的阶段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小题3】该区域三大产业就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动力最可能是:( )
A.计划生育政策
B.科学技术进步
C.对外开放程度
D.社会经济发展
同类题4
下表为 2016 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统计数据,则乙为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