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①城市经济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②控制环境污染,限制中心大城市的发展
③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④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为打造中国经济第三极,实现京津冀协调发展,国家规划建立京津冀都市圈。该都市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部分地区。下图为京津冀产业联系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各地的优势,北京、河北、天津分别属于
A.资源型区域、加工型区域、知识型区域 |
B.加工型区域、资源型区域、知识型区域 |
C.知识型区域、资源型区域、加工型区域 |
D.知识型区域、加工型区域、资源型区域 |
A.①一产业与技术扩散 | B.③一资源和农产品 |
C.②-工业品和高技术产品 | D.④-技术与资金 |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聚集效应增强 |
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聚集效应 |
C.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大城市聚集效应减弱 |
D.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 |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它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 10 月23日正式通车,极大地加强了三地的联系。2019年 4月 2日,跨越珠江干流,连接广州南沙区与东莞市的虎门二桥(南沙大桥)正式通车,这是大湾区规划后首个建成通车的交通项目。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
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粤港澳大湾区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
①海陆交通便利
②气候适宜
③东南沿海位置优越
④改革开放前沿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A.鼓励人口大量迁入 | B.限制城市数量和规模 |
C.强化政府行政管控 | D.加强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
①可以缩短工期
②减少建筑垃圾
③降低工程造价
④提高工程质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我国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缘地带。地理位置相当优越,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同时也是著名的侨乡。
材料二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主要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日本本田、日产和丰田三家最具影响力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已集聚珠江三角洲,与该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组成汽车产业集群。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汽车产业集群分布示意图。

(1)珠江三角洲汽车产业集群主要以_________指向型工业为主。
(2)分析珠江三角洲汽车工业发展迅速的有利条件。
(3)简述日本汽车制造商集聚珠江三角洲的好处。
(4)有人建议适当控制汽车产业规模,说明其建议的理由。

(1)安徽省属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_____地区。目前安徽省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_____阶段。
(2)徐州的耕地类型主要为_________,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
(3)安徽省煤炭资源丰富,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煤炭属于____________资源。从大气环境保护的角度,淮北火电厂应布局在城市的_______(填位置)。
(4)芜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能源日益紧张,请提出缓解该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海南三亚的城市定位是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构建“一支柱两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支柱”就是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两支撑”是指新兴科技产业和热带 特色高效农业。2017年,海南三亚致力于建设“人才海绵城市”助推“候鸟型”城市发展,即吸引全国“冬来夏返”到海南休养的专家资源,参与到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来。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海南吸引全国专家资源来休养的条件是
A.山地丘陵多,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
B.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建设,环境条件改善 |
C.冬半年气候温和,风景怡人 |
D.海运便利,离南沙群岛近 |
A.综合型的中心商务区 | B.安居型的住宅区 |
C.创意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D.海绵型的旅游区 |
A.提高中心商务区的地租水平 | 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
C.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 D.引导工业向旅游区扩展 |

【小题1】图示曲线表明(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 | B.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
C.工业化能够带动城市化 | D.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
A.上海 | B.江西 | C.西藏 | D.贵州 |

(1)环渤海城市群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环境污染严重、局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偏低。针对这些城市化问题,提出合理的治理对策。
(2)简述“引渤入疆”沿线荒漠化较严重的自然原因。
(3)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如今干涸只剩下盐壳。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布泊作为我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时的生态作用。
(4)与新疆相比,华北地区缺水更严重,严重依赖“南水北调”输送的水资源。简要说出“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的有利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分析“引渤入疆”不切实际的原因。
A.产业结构优化就是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
B.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在区域内进行产业转移 |
C.产业结构优化就是指产业结构升级 |
D.产业结构优化对保持区域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