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为打造中国经济第三极,实现京津冀协调发展,国家规划建立京津冀都市圈。该都市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部分地区。下图为京津冀产业联系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各地的优势,北京、河北、天津分别属于
A.资源型区域、加工型区域、知识型区域
B.加工型区域、资源型区域、知识型区域
C.知识型区域、资源型区域、加工型区域
D.知识型区域、加工型区域、资源型区域
【小题2】京津冀都市圈的形成将促进各地理要素的合理流动,图中①②③④流动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产业与技术扩散
B.③一资源和农产品
C.②-工业品和高技术产品
D.④-技术与资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6-24 09:47: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下图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 )
A.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B.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C.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D.工业稳步增长
【小题2】近年来,该区域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呈现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减轻环境污染④大力发展特大城市,减缓农村发展⑤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
同类题2
读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表,完成个题。
年份
总人口(万)
每百万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家庭户规模(人)
1953
3 767.29
4.49
14.78
4.19
1964
4 452.21
3.71
14.83
4.09
1982
6 052.11
5.55
15.82
3.91
1990
6 705.68
6.79
21.24
3.66
2000
7 438.07
8.76
41.29
3.23
【小题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
A.后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
B.后十年江苏城市化进程速度明显加快
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
D.后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
【小题2】对上题得出的结论,你认为产生的原因是( )
A.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
B.江苏人均GDP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C.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D.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
同类题3
如图为“首都北京经济圈四城市一体化发展规划优势比较图”(数值越大,条件越优越)。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首都北京经济圈四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条件最落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关于四个城市经济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经济发达,治理污染经费足,甲城环境质量最好
B.因人口众多,乙城服务业在四个城市中优势最明显
C.因交通便利,人口向丙城集聚,丙人力资源最丰富
D.因环境优美,丁城是分散北京批发物流最合适城市
同类题4
读“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F,代表的是( )
A.原料依托型
B.劳动力依托型
C.市场依托型
D.动力依托型
【小题2】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
①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③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④完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小题3】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与上海无关的是
A.南水北调
B.北煤南运
C.西电东送
D.西气东输
同类题5
下图是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某国际产业转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项工业最有可能是( )
A.电子工业
B.冶金工业
C.纺织工业
D.食品工业
【小题2】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受该产业转入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地区
D.东北地区
【小题3】上述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是( )
A.边境贸易
B.工业化
C.旅游业发展
D.矿产开发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