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图7示意201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代表性事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美国“回巢”制造业原有海外工厂的销售市场主要是
【小题2】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主要原因是
①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增加
②美国科技水平高
③美国本土市场扩大
④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
⑤美国政府的支持

【小题1】美国“回巢”制造业原有海外工厂的销售市场主要是
A.美国 | B.工厂所在地 | C.日本和欧洲 | D.东南亚和拉丁美洲 |
①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增加
②美国科技水平高
③美国本土市场扩大
④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
⑤美国政府的支持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⑤ | D.③⑤ |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其中代表东北模式的是
【小题2】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小题1】其中代表东北模式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资源短缺 | B.劳动力短缺 |
C.环境质量下降 | D.农产品供应不足 |
材料一:“创新指数”是反映经济区域和区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重要的评价指标,指数越高,表示的创新能力越强。201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专家组对外发布了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这次发布的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包括2006和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位势变化(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区域产业集聚和创新特征关系数据分析如下
表: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比较(2013)

【小题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我国31个省区创新能力位势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小题2】结合材料二中的表格,下列有关浙江区域创新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材料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区域产业集聚和创新特征关系数据分析如下
表: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比较(2013)

【小题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我国31个省区创新能力位势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2006-2013年间,我国区域创新指数7年变化总体体现出持续提升趋势 |
B.分析图可以得出创新能力升幅最大的三个省市为上海,北京,江苏 |
C.与东部沿海区域省份相比,中西部区域省份创新能力升幅相对较小 |
D.我国31个省份创新能力都出现了上升,这与我国经济不断腾飞,科技教育水平进步等因素有关 |
A.浙江区域产业集聚与创新能力呈现正相关状态 |
B.与表格中其他省区相比,浙江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底下与浙江的文化教育层次有关 |
C.今后浙江应加强与上海的创新合作,包括人才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借鉴上海经验 |
D.在长三角三个省区中浙江的创新经济效果相对落后,后发优势明显 |
材料一:“创新指数”是反映经济区域和区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重要的评价指标,指数越高,表示的创新能力越强。201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专家组对外发布了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这次发布的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包括2006和2013中国31省市区创新指数位势变化,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区域产业集聚和创新特征关系数据分析如下

【小题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我国31个省区创新能力位势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小题2】结合材料二中的表格,下列有关浙江区域创新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材料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区域产业集聚和创新特征关系数据分析如下

【小题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我国31个省区创新能力位势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2006-2013年间,我国区域创新指数7年变化总体体现出持续提升趋势 |
B.分析图可以得出创新能力升幅最大的三个省市为上海,北京,江苏 |
C.与东部沿海区域省份相比,中西部区域省份创新能力升幅相对较小 |
D.我国31个省份创新能力都出现了上升,这与我国经济不断腾飞,科技教育水平进步等因素有关 |
A.浙江区域产业集聚与创新能力呈现正相关状态 |
B.与表格中其他省区相比,浙江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底下与浙江的文化教育层次有关 |
C.今后浙江应加强与上海的创新合作,包括人才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借鉴上海经验 |
D.在长三角三个省区中浙江的创新经济效果相对落后,后发优势明显 |
读“江苏1990年和2010年产业结构图”(图)和“1990~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变化图”(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对比江苏2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有关江苏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对比江苏2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农业生产水平降低 |
B.第二产业上升速度超过第三产业 |
C.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提升 |
D.第三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
A.城市化速度一直在加快 |
B.大部分城市出现逆城市化 |
C.2010年江苏处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 |
D.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 |
(28分)打开绥芬河政府网站,有如下一段文字:“绥芬河,一个东北亚合作中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地方!绥芬河,一个俄罗斯人最多,总想再来的地方!绥芬河,一个文化多元、风情万种的地方!……”绥芬河市被誉为“百年口岸”“国境商都”“木业之都”,绥芬河市利用全国最大进口木材集散地的优势,积极辟建木材加工园区,主要产品销往日、美、韩、欧洲和北京、西安、福建等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题。
材料一绥芬河地理位置图(图甲)。

材料二图乙和图丙。

(1)俄罗斯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绥芬河市的气候类型是 ,图12中的哈尔滨、绥芬河和海参崴三座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6分)
(2)近年来,绥芬河市城市化推进速度很快,据材料二可知其主要动力是 的迅速发展;其城市形态呈条带状展开,主要受 因素影响。(4分)
(3)2012年绥芬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4)绥芬河市工业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其成为“木业之都”区位优势。(10分)
材料一绥芬河地理位置图(图甲)。

材料二图乙和图丙。

(1)俄罗斯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绥芬河市的气候类型是 ,图12中的哈尔滨、绥芬河和海参崴三座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6分)
(2)近年来,绥芬河市城市化推进速度很快,据材料二可知其主要动力是 的迅速发展;其城市形态呈条带状展开,主要受 因素影响。(4分)
(3)2012年绥芬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4)绥芬河市工业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其成为“木业之都”区位优势。(10分)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自然地理条件。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是什么?
(3)香港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有何影响?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自然地理条件。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是什么?
(3)香港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有何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3)据图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阻碍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

(1)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3)据图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阻碍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