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发展阶段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开始起步,第二产业比重较大
B.以传统农业为主,第二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C.该阶段人地关系紧张,人地矛盾加剧
D.依靠科技进步,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
【小题2】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具有哪些特征 (  )
A.该阶段处于区域发展的衰落阶段
B.第二产业加速发展,上升趋势明显
C.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在后期占据主导地位
D.该阶段产业转型再生,人地关系协调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政策优惠B.科技发达C.劳动力廉价D.产业升级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建制镇由167个发展到1998年的1 006个,2004年又减少到762个,城市化水平达到45%。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B.城市化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C.城市化不能促进工业化D.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力量
【小题2】下列关于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对策,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小城镇,增加小城镇数量
B.进一步优化小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
C.大力发展小城市,突出小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辐射作用
D.减慢工业化速度,使其与城市化相协调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上游度指数指一国某部门产品在达到最终需求之前还需要经历的生产阶段的数目。如果产品被直接用作最终需求,则该产品的上游度指数为1。一般而言,上游度指数越高,该产品离最终需求越远,越偏向为中间投入品,其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越高。下表示意1995—2011年我国部分制造业部门上游度指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
部门名称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食品、饮料和烟草
1.87
1.91
1.92
1.91
2.09
2.27
2.50
3.58
2.54
木材、木材产品和软木
2.92
3.06
3.07
3.09
3.17
3.33
3.65
3.62
3.60
化学品和化工产品
3.43
3.45
3.45
3.46
3.59
3.69
3.97
4.03
3.99
机械产品
2.62
2.48
2.58
2.62
2.60
2.30
2.53
2.66
2.58
 
【小题1】1995—2011年我国部分制造业部门上游度指数变化表明
A.食品、饮料和烟草部门产品作为中间投入品增多
B.木材、木材产品和软木部门产品多为最终消费品
C.化学品和化工产品部门较多从事终端产品的组装
D.机械产品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在不断提升
【小题2】根据上游度指数变化推测,2009—2011年可能发生了
A.全球经济衰退B.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C.国际市场能源价格走低D.我国劳动力资源短缺
【小题3】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部门的上游度指数,应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和出口更多组装品
B.增加部门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国内增加值
C.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积极扶持第三产业
D.减少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初级产品比重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材料三 下表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下图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
城市
地区生产总值(GDP)
(亿元)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重庆市
17 558.8
7.4
44.2
48.4
成都市
12 170.2
3.9
43.0
53.1
南京市
10 503.0
2.4
39.2
58.4
 

(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2017年7月,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该桥的贯通从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等方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1)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说明珠江口海湾对于发展该产业的作用。
(2)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需要识别和控制的自然风险。
(3)阐述港珠澳大桥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义。
(4)一年中佛山市的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说出其出现的大致日期。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现阶段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利条件的是(  )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小题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3】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对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继续以轻工业为主,限制重工业的发展
B.应加大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的比例,以此推动本地区的产业升级
C.区内各城市需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D.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已经很成熟,“城中村”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也存在问题。据此可知,下面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
A.环境污 染加重B.人口出现负增长
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D.产业布局不合理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广东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全省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过去原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十一五”期间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要素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 (   )
①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日渐趋紧 ②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被迫下降
③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大 ④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小题2】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 (   )
①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的规模
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
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④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在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曾经有产业升级面临困难的问题,请分析说明?
(2)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转移已经常态化,请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