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表示意黑龙江与内蒙古两省(区)2012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化水平的对比。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四指标分别是
【小题2】导致黑龙江与内蒙古两省(区)2012年③、④两指标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①、②、③、④四指标分别是
A.第三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 |
B.第一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 |
C.第一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 |
D.第三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一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 |
A.重工业发展、草场面积 | B.农牧业发展、水热条件 |
C.矿物能开发、耕地面积 | D.旅游业发展、河流数量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2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壮大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代表的“城市群壮大计划”。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为中三角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力图打造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图甲为我国局部略图。

材料二 2016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武汉遭受了严重的内涝,损失严重。
材料三 湖南省矿藏丰富,素以“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著称,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矿藏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铷、锰、钒、铅、锌等储量全国第一。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基础和支柱作用。图乙为有色金属矿产开采图。

简述中三角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的优势区位条件。
材料一 2016年12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壮大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代表的“城市群壮大计划”。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为中三角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力图打造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图甲为我国局部略图。

材料二 2016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武汉遭受了严重的内涝,损失严重。
材料三 湖南省矿藏丰富,素以“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著称,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矿藏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铷、锰、钒、铅、锌等储量全国第一。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基础和支柱作用。图乙为有色金属矿产开采图。

简述中三角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的优势区位条件。
纵观整个服市场的发展趋势,无不是随着消费者的成长、转变、高开而起伏跌宕服装企业只有了解产品的受众、牢牢把握自己的客户,才能跟上时代的趋势,成就企业的辉煌。下图为浙江某服装企业的发展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小题2】从发展过程看.该公司一直在致力于

【小题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A.缩小公司规模 | B.降低人工成本 | C.提高研发力度 | D.加强厂厂合作 |
A.扩大生产规模 | B.打造自主品牌 |
C.产品款式多样 | D.增强国际影响 |
下面甲图为我国某一线城市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乙图为该市1998年、2014年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与服务业就业人口密度比值(R值)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A.①曲线是制造业,影响因素是政策 |
B.①曲线是服务业,影响因素是交通 |
C.②曲线是制造业,影响因素是地价 |
D.②曲线是服务业,影响因素是市场 |
A.从事制造业人口的数量下降 |
B.产业结构调整, 城市的服务职能提升 |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D.距市中心30千米附近,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密度大,应是住宅区 |
下图为深圳近4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按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图中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按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图中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Ⅰ、Ⅱ、Ⅲ | B.Ⅲ、Ⅰ、Ⅱ | C.Ⅲ、Ⅱ、Ⅰ | D.Ⅱ、Ⅰ、Ⅲ |
A.Ⅰ时期深圳城市化水平最高 |
B.Ⅱ时期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首要因素是国家政策 |
C.Ⅰ到Ⅱ时期深圳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 |
D.Ⅲ 阶段区域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社会问题 |
改革开放初期纺织印染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纺织印染业是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部门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小题2】纺织印染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
④部分城市出现“水质性”缺水现象
【小题3】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纺织印染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①严格落实先污染后治理的制度
②将废水排放无法达标的企业迁至水源保护区
③建立污染监控体系
④加强对环保法规、技术等的培训
⑤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港口条件 |
B.国家资金扶持 |
C.优惠的特区政策 |
D.优越的区位条件 |
①环境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
④部分城市出现“水质性”缺水现象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①严格落实先污染后治理的制度
②将废水排放无法达标的企业迁至水源保护区
③建立污染监控体系
④加强对环保法规、技术等的培训
⑤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A.②③④ |
B.③④⑤ |
C.①②④ |
D.①②⑤ |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资金密集型 b资源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
A.ac |
B.bc |
C.cd |
D.ad |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题。
【小题1】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指标 | 1980 | 1984 | 1988 | 1992 | 1996 | 2000 | 2004 |
I(%) | 50.02 | 41.14 | 44.48 | 45.49 | 47.16 | 49.69 | 56.32 |
U(%) | 9.47 | 12.26 | 16.32 | 28.2 | 34.94 | 36.25 | 43.5 |
I/U | 5.28 | 3.35 | 2.72 | 1.61 | 1.35 | 1.37 | 1.29 |
【小题1】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 |
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
D.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 B.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 D.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
近年来我国有很多河流流域因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流域的生态破坏,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急剧扩大,水质逐年呈下降和富营养化趋势。在降水总量相同的前提下,对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城镇不透水面积增加,蒸发量增多 |
B.流域植被减少,下渗增多 |
C.流域气候恶化,温差减小 |
D.防洪形势严峻,洪峰出现的时间提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