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 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下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省区应是
【小题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今后该省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是

【小题1】该省区应是
A.黑龙江 | B.内蒙古 | C.新疆 | D.西藏 |
A.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发展畜牧业 |
B.开垦荒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
C.建成商品棉基地 |
D.扩大林果业发展规模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红枣素有“木本粮食”之称,性温、味甘、维生素含量高,为果中之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枣树是温带核果类植物,适应性强,喜温暖,耐旱涝,在山地、平原、河滩、沙地均可种植,以土层深厚、沙质土壤最好。下图为新疆红枣主产区分布图。新疆红枣因其个大核小,含糖量高,不裂果,迅速占领红枣市场。

(1)分析新疆种植红枣的自然优势。
(2)请为新疆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红枣素有“木本粮食”之称,性温、味甘、维生素含量高,为果中之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枣树是温带核果类植物,适应性强,喜温暖,耐旱涝,在山地、平原、河滩、沙地均可种植,以土层深厚、沙质土壤最好。下图为新疆红枣主产区分布图。新疆红枣因其个大核小,含糖量高,不裂果,迅速占领红枣市场。

(1)分析新疆种植红枣的自然优势。
(2)请为新疆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读我国南方某湖泊及周围生态农业经济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农业经济区域规划的主要依据是( )
【小题2】Ⅰ区域生态农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为( )

【小题1】该农业经济区域规划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形 | B.气候 | C.行政区 | D.人口密度 |
A.畜牧业为主 | B.立体农业 | C.种植业为主 | D.水产业为主 |
读下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小题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小题3】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
【小题4】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是
【小题5】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 B.人均耕地面积大 |
C.交通发达 | D.水热条件好 |
A.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 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
C.进口木材,成本低 |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
下图是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比重对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据图可知,我国( )

【小题1】造成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河网密度 | B.距海远近 |
C.雨季长短 | D.太阳辐射 |
A.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 |
B.北方地区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 |
C.南方不存在水资源短缺现象 |
D.北方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南方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发展过程中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
【小题2】相对松嫩平原,该区域发展农业处于劣势的是 ( )

【小题1】图示区域发展过程中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
A.劳动力 | B.资金 |
C.技术 | D.能源 |
A.降水 | B.热量 |
C.人均耕地面积 | D.河流、湖泊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育种是指采用各种方法,培育出高产、抗病的优质新品种;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下图示意育种、制种、大田种植三者的关系。

材料二:玉米为喜光旱粮作物,7~9月为需水盛期。从2012年起,玉米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东北和华北是主产区,并且往往集中连片分布。
材料三:我国增产的粮食中玉米最多,而玉米的增产主要依赖于玉米良种。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地,提供了全国70%的玉米种子。下图为河西走廊周边地区地图。

(1)科学家育种喜欢选择海南岛,请简要分析原因。
(2)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分析东北、华北成为玉米主产区的原因。
(3)指出东北、华北集中连片种植玉米的优势。
(4)9月底到10月初,农户在戈壁滩上直接晾晒,可使玉米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完全脱水干燥。请简要分析原因。
材料一:育种是指采用各种方法,培育出高产、抗病的优质新品种;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下图示意育种、制种、大田种植三者的关系。

材料二:玉米为喜光旱粮作物,7~9月为需水盛期。从2012年起,玉米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东北和华北是主产区,并且往往集中连片分布。
材料三:我国增产的粮食中玉米最多,而玉米的增产主要依赖于玉米良种。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地,提供了全国70%的玉米种子。下图为河西走廊周边地区地图。

(1)科学家育种喜欢选择海南岛,请简要分析原因。
(2)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分析东北、华北成为玉米主产区的原因。
(3)指出东北、华北集中连片种植玉米的优势。
(4)9月底到10月初,农户在戈壁滩上直接晾晒,可使玉米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完全脱水干燥。请简要分析原因。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存在露天种植西红柿的传统生产方式。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南澳大利亚州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种“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生产方式。落日农场占地面积约 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
西红柿适应性强,最适合在气温20~25℃、空气湿度45%~50%的环境中生长。落日农场利用温室进行西红柿的无土栽培,全年均可种植。该农场每年约出产1.7万吨高品质、无公害的西红柿,约占澳大利亚市场份额15%。下图示意落日农场位置及其温室内景观。


(1)分析落日农场选址于A处的有利自然条件。
(2)夏季,农场温室的地面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说明该措施对西红柿生长所起的作用。
(3)在澳大利亚沿海地区,采用“阳光+海水”的新颖生产方式和传统生产方式均可种植西红柿。请你选择一种生产方式并说明支持的理由。
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存在露天种植西红柿的传统生产方式。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南澳大利亚州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种“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生产方式。落日农场占地面积约 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
西红柿适应性强,最适合在气温20~25℃、空气湿度45%~50%的环境中生长。落日农场利用温室进行西红柿的无土栽培,全年均可种植。该农场每年约出产1.7万吨高品质、无公害的西红柿,约占澳大利亚市场份额15%。下图示意落日农场位置及其温室内景观。


(1)分析落日农场选址于A处的有利自然条件。
(2)夏季,农场温室的地面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说明该措施对西红柿生长所起的作用。
(3)在澳大利亚沿海地区,采用“阳光+海水”的新颖生产方式和传统生产方式均可种植西红柿。请你选择一种生产方式并说明支持的理由。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下图为山东省初霜冻和终霜冻日期多年统计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因素中与霜冻的形成关联性最小的是
【小题2】下列年份山东省无霜期最长的是

【小题1】下列因素中与霜冻的形成关联性最小的是
A.天气状况 | B.空气中水汽含量 |
C.海拔高低 | D.植被类型的差异 |
A.1962年 | B.1981年 |
C.1994年 | D.2005年 |
搞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 ②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③降水多,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④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小题2】图中A表示的地形区是( )
【小题3】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依据是( )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 ②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③降水多,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④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A.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 B.东北重要的谷物农业区——松嫩平原 |
C.东北主要的玉米生产区——辽河平原 | D.东北主要的黑土所在区——三江平原 |
A.地形多种多样 |
B.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
C.气候条件的制约 |
D.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