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亚马孙河水系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亚马孙河具有非常优越的航运条件,原因是( )
①水量丰沛,河宽水深 ②经济腹地宽广 ③全年无结冰期 ④干支流间可以直接通航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①干流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开发 ②干流河道宽阔,水面平缓 ③支流从山地或高原进入平原,落差大,水流急 ④支流开发成本低于干流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A.开发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 |
B.迁入人口,推动城市化进程 |
C.防治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 |
D.发挥自然条件优势,大力种植经济林木 |

【小题1】上图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
A.年降水量少 | B.夏季降水多 |
C.冬季降水少 |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
A.水生植物增加 | B.水体富营养化 |
C.鱼的种类增加 | D.水面面积扩大 |
2018年6月,审计署公布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审计结果,截至2017年底,8个省930座小水电站未经环评即开工建设,过度开发致使333条河流出现断流,断流总长1017公里。
请分析过度开发水能导致的断流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湘江水量丰富,但年内、年际变化大。湘江是湖南省最重要的通江达海的航运河流,沿岸的工农业总产值占湖南全省的60%。湘江流域有色金属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称誉,同时因重金属污染严重,是全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复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流域。读湘江流域及其干流规划梯级开发方案纵断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湘江流域的地势特点。
(2)结合湘江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湘江流域采取梯级开发方式的主要原因。
(3)分别说明湘江上中游和下游整治开发的重点。
(4)分析梯级开发对湘江流域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耸立于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绵延500多千米,其南段福建省一侧的长汀县,有韩江支流流过县城。离县城22千米的河田镇,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这里原名柳村,据清朝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当时境内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的河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 B.风蚀作用 | C.水蚀作用 | D.沉积作用 |
A.推广立体农业 | B.鼓励发展放牧业 | C.增加粮食种植 | D.加大矿产开发力度 |
【小题1】船闸建成前,限制西江航运干线通航能力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结冰期长 | B.能源短缺 | C.市场需求量小 | D.河流落差大 |
A.加固大堤,疏浚河道 | B.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
C.开发旅游,兴建大坝 | D.发展水电,开采矿产 |

(1)造成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分析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人为原因 。
(2)可以运用 地理信息技术对洪涝灾害加以监测。
(3)请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两方面,简述减轻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措施。
陂是古代一种水利工程,木兰陂位于福建莆田木兰山下,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溯汇流处,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存完薑,并发挥着水利作用。拦河坝是木兰陂的主体工程,坝上设水闸,可按需求提闸、落闸,配套部分为输水沟渠和海堤。木兰陂建成前,木兰溪下游平原受溪洪和海潮之患,一片荒原,木兰陂建成后才成为鱼来之乡。为了发挥综合效益,当地政府正在新建宁海闸水利工程。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当地古代人民先建了钱陂,但毁于洪水。与钱陂相比,木兰陂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位于钱陂的下游,河道较宽 | B.地形校平坦,落差校小,水流较缓 |
C.位于钱陂下游,水量大,泥沙沉积少 | D.距海较近,受兴化湾海水的彫响小 |
①阻挡海潮上溯,减少海水对木兰陂的破坏
②抬升木兰陂附近地下水水位,缓解木兰陂附近地面下沉
③抬升木兰陂以上河段水位,减少木兰陂以下河段泥沙淤积
④降低木兰陂上下游水位差,减弱泄洪和放水对木兰陂的冲刷作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1)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2)当地居民生产方式非常落后,陡坡开荒、毁林现象严重,说明这些做法对河流电站及下游地区造成的环境影响。
(3)对照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对于该河流开发与治理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
A.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影响范围更广 |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地区带来的危害更大 |
C.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
D.河流中上游海拔高,植被生长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