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2018年6月,审计署公布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审计结果,截至2017年底,8个省930座小水电站未经环评即开工建设,过度开发致使333条河流出现断流,断流总长1017公里。
请分析过度开发水能导致的断流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0-31 10:46: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关于黄河和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黄海
B.水能资源均非常丰富,在中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大型水电站
C.水量均非常丰富,航运业发达
D.均自西向东流,中下游地区湖泊众多
同类题2
下图示意某国在三角洲地区修筑的一系列设有水闸的堤坝。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流经该三角洲的河段
A.夏汛明显
B.结冰期长
C.含沙量大
D.流量平缓
【小题2】该地堤坝闸门的打开或关闭依具体情况而定。当闸门关闭时,最可能是
A.农田急需灌溉
B.河流丰水期
C.风暴潮来临
D.水道淤塞严重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同答下列问题。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
(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水能丰富的原因。
(2)若在澜沧江流域建立水库,推测适宜大坝截流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三江并流”地区能源蕴藏量大.试分析尚未建成能源基地的原因。
同类题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重点解决华北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汉江流域及“引江济汉”示意图。
【小题1】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自然条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水库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B.流域内降水多,水系发达,水量丰富
C.位于汉江上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D.水库地势较高,向华北输水可自流。
【小题2】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A.水量减小,河流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
B.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鱼类资源减少
C.地下水位下降,江滩湿地面积萎缩,大面积沙滩裸露
D.提高了丹江口水库的库容,提升了下游的防洪能力
同类题5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M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2)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___________,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哪些?
(3)N河开发可借鉴M河的措施有哪些?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长江中游地区的开发与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