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湘江流城和莱茵河流城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湘江和莱茵河相似的水文特征有哪些?
(2)两条河流相比,____航运价值更大,请说明原因。
(3)流域综合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湘江上游地区流域开发的重点是什么?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1)湘江和莱茵河相似的水文特征有哪些?
(2)两条河流相比,____航运价值更大,请说明原因。
(3)流域综合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湘江上游地区流域开发的重点是什么?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中国的河流,如长江干支流,正步入开发资源的高峰期,今天中国有100多座60米以上的高坝。大坝正在江河上修建,还有数不清的小型电站在那些“清清的故乡小河”上开工。
材料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梦专辑刊登了“引江入湖再造800里洞庭”的梦想,大致内容是―在松滋前山,长江进入两湖平原的制高点,再造一个类似古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在此引长江清水入洞庭湖,再现“八百里洞庭”。就像2000多年前都江堰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一样,将给两湖平原带来一个2万平方千米的湿地圈,圈内可包含十余座百万人口生态中心城市和数百个湿地城镇。此构想旨在恢复洞庭湖生态,同时减轻长江防汛压力。
(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什么?
(2)长江横贯东西,具有较高的通航价值,试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长江的航运能力.
(3)洞庭湖的面积由“八百里洞庭”演变为目前的2000多平方千米,其面积缩小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
材料l:中国的河流,如长江干支流,正步入开发资源的高峰期,今天中国有100多座60米以上的高坝。大坝正在江河上修建,还有数不清的小型电站在那些“清清的故乡小河”上开工。
材料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梦专辑刊登了“引江入湖再造800里洞庭”的梦想,大致内容是―在松滋前山,长江进入两湖平原的制高点,再造一个类似古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在此引长江清水入洞庭湖,再现“八百里洞庭”。就像2000多年前都江堰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一样,将给两湖平原带来一个2万平方千米的湿地圈,圈内可包含十余座百万人口生态中心城市和数百个湿地城镇。此构想旨在恢复洞庭湖生态,同时减轻长江防汛压力。
(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什么?
(2)长江横贯东西,具有较高的通航价值,试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长江的航运能力.
(3)洞庭湖的面积由“八百里洞庭”演变为目前的2000多平方千米,其面积缩小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
2016年,我国将在长江流域着力打造“一道两廊三群”,即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发展沿江三大城市群。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洞庭湖面积从解放初的4350km2缩减到现在的878km2,其萎缩的主要原因有( )
【小题2】关于长江流域不同区域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有( )
【小题1】洞庭湖面积从解放初的4350km2缩减到现在的878km2,其萎缩的主要原因有( )
A.入湖泥沙增多 | B.引水灌溉 | C.上游修建水库 | D.围湖造田 |
A.源头—划定自然保护区,保护水源地 |
B.上游—开发森林资源,发展木材加工业 |
C.中游—发展内河航运,构建立体交通走廊 |
D.下游—开发水能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
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下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
①地壳活动更活跃 ②植被覆盖率低 ③地表多疏松的沉积物 ④河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
【小题2】C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河道弯曲,支流多 ②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 ③通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④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

【小题1】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
①地壳活动更活跃 ②植被覆盖率低 ③地表多疏松的沉积物 ④河流的流量更大,流速更快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①河道弯曲,支流多 ②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 ③通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④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长期以来,在鄱阳湖和长江的交汇处,江水浑浊而湖水清澈。然而,近年来江水清澈而湖水浑浊的“清浊倒置”现象引进广泛关注,许多专家认为这种现象和水库建设、流域降水、水面风浪、采砂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下图为2000—2006年鄱阳湖北部和长江水体平均透明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清浊倒置”现象发生的首要原因是
【小题2】最有可能欣赏到“清浊倒置”奇特景观的时间是

【小题1】“清浊倒置”现象发生的首要原因是
A.鄱阳湖上游河流上修建水库 | B.流域内坡地开垦 |
C.鄱阳湖船只采砂 | D.长江船只采砂 |
A.3月 | B.5月 | C.7月 | D.9月 |
读甲、乙两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乙河流域相比,甲河流域水库、大坝使用寿命短得多的原因可能是
【小题2】目前,乙河流域有计划地拆除部分水坝的原因可能是
【小题3】监测甲、乙两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最适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小题1】与乙河流域相比,甲河流域水库、大坝使用寿命短得多的原因可能是
A.工程质量差 |
B.设计能力不足 |
C.泥沙淤积严重 |
D.径流季节变化大 |
A.已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能源 |
B.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
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 |
D.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
A.RS | B.GPS |
C.GIS | D.数字地球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上游因_______________,造成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该问题是导致中下游产生严重_________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_________________是中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2)长江下游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因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整治重点
(3)长江经济带经济合作的表现一般是上游经济圈向下游经济圈输出__________________;下游经济圈向上游经济圈输出________________。
(4)重庆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区,影响其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

(1)长江上游因_______________,造成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该问题是导致中下游产生严重_________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_________________是中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2)长江下游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因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整治重点
(3)长江经济带经济合作的表现一般是上游经济圈向下游经济圈输出__________________;下游经济圈向上游经济圈输出________________。
(4)重庆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区,影响其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
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①使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
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
③下游水流量平稳,调节不同季节的河流水位,提高航运的稳定性
④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为了发挥三峡水库在长江防洪方面的重大作用,每年要依据长江不同时段的水量变化来调整库容。下图为三峡水库防洪库容示意图,水库设计的正常运行水位是175米,防洪限制水位是145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三峡水库由正常运行水位降到防洪限制水位的时段为
A.1-2月 | B.5-6月 |
C.7-8月 | D.10-12月 |
A.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 B.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
C.正值当年炎热的伏旱 | D.昼夜状况为昼长夜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