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1日,德国以开采优质煤炭起家的鲁尔工业区最后一座黑煤煤矿宣告关闭。近些年德国燃煤电厂使用的大部分硬煤来自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和哥伦比亚,本国大部分煤炭企业相继关闭,剩余的仅靠政府大量补贴度日。1968年在鲁尔区建立多特蒙德大学,学校附近建起科研基地,众多生物医药、纳米科技企业聚集于此,至今提供了大约8500个高科技就岗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些年德国燃煤电厂使用俄、美、澳等国煤炭的主要原因是德国
A.煤炭开采成本高B.煤炭资源枯竭
C.环保意识相较高D.煤炭污染严重
【小题2】德国政府给采煤业大量补贴的直接原因是
A.掌握经济命脉B.缓解就业压力
C.提高产业的竞争力D.维持多元能源结构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世界某传统工业基地煤产业发展历程(1957-2000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1957-2000年该工业基地
A.煤矿个数持续增加B.采煤规模保持稳定
C.单个煤矿产量下降D.煤矿趋向规模化经营
【小题2】该工业基地适宜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是
A.强化煤炭的能源主导地位B.吸引新兴产业迁入
C.缩小钢铁企业的规模D.强化传统产业的基础地位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世纪末,德国对鲁尔区进行综合治理规划。下列不属于该规划内容的是
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B.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生态环境
C.调整工业布局,钢铁企业东迁D.关闭小型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经济逐步衰退。20世纪60年代,经过综合整治,经济再度崛起。

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鲁尔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上升B.铁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
C.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D.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用水紧张
【小题2】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主要原因是(    )
①传统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新兴产业发展要求  ②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
③区内用地紧张     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如图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如图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1)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 
(2)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 ,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3)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前,芬兰工业以食品、机械、森林工业等传统工业为主。20世纪70年代芬兰政府重视教育科技投入,对以森林为基础的资源密集型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革,鼓励企业与大学或研究院合作,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政府还要求企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化运作,走向国际市场。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芬兰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材料二 芬兰境内69%为森林,10%是湖泊,木材蓄积量为22.01亿立方米。平均气温冬季-14-3℃,夏季13-17℃,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该国湿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5%,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国”之称。

材料三 下图为挪威、瑞典和芬兰地理位置及重要矿产分布示意图。


(1)吕勒奥是瑞典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2)根据材料,简要分析芬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德国鲁尔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个城市与图中钢铁工业生产相比,区位因素最为相似的是(  )
A.鞍山 B.攀枝花 C.匹兹堡 D.宝山
(2)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部门是____________部门和____________部门。
(3)鲁尔区综合整治工作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改造________工业、________工业,发展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中________________(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或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更应借鉴此经验。
(4)鲁尔区在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曾一度衰落,其原因正确的是(  )
A.世界钢材产量过剩,但鲁尔区产量下跌 B.鲁尔区煤炭资源消耗殆尽,人才大量流失
C.20世纪60年代,世界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D.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受到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鲁尔区的重新崛起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借鉴意义有(  )
①调整传统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扩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规模 
③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新工艺、新产品 ④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资金与资源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二战前,德国鲁尔工业区拥有采煤、钢铁、汽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是德国的“制造业带”。二十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工业区衰落。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导致德国鲁尔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产结构太复杂 
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③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
④世界钢铁市场供过于求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小题2】你认为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振兴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关键措施是
A.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B.美化环境,使用新原料、开拓市场
C.拓展交通,开发新能源,发展科技D.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下图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


(1)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匹兹堡位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曾有美国“钢都”之称;武汉位于中国长江中游工业区,钢铁工业发达。两城市所在的工业区人口密集、制造业发达。下图为两城市所在区域图。


(2)依据图文信息,简述两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相同区位条件。

材料三 二战后的匹兹堡钢铁工业由于受市场和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从辉煌陷入困境。为振兴经济,匹兹堡开始实施“复兴计划”(下图)。


(3)读图概括武汉在发展过程中可从匹兹堡借鉴的成功经验。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包头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全球稀土产业重心,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稀土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包头的白云鄂博矿区,稀土储量世界第一,该地稀土的大量出口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要求该地减少稀土的出口。


(1)简述包头成为“草原钢城”的有利条件。
(2)分析国家要求该地减少稀土出口的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