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峡水库蓄水位的逐步上升和水库运用方式的不断优化,三峡水库的实际排沙比和淤积量相对于论证阶段出现了明显减小。下表是某水利工程部依据实测资料求得的三峡水库2003年-2013年入库及出库沙量、淤积量和排沙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三峡水库实际排沙比相对论证阶段较低,但淤积量却大幅减小的原因最可能是
A.汛期坝前水位抬高B.入库流量加大C.来沙量减少D.河床坡度变缓
【小题2】结合材料,判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排沙比越大,水库淤积强度越大
B.水库累积淤积量呈稳步增长趋势
C.库区年度淤积量变化幅度较小
D.坝前水位抬升当年的排沙比均比上一年明显降低
【小题3】结合所学的知识,推测影响排沙比的因素有
①河道输沙能力 ②水库蓄水位高低③入库流量大小④水质富营养化程度⑤入库泥沙颗粒的大小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金沙江位于长江干流上游河段,流经横断山区,山高谷深。下图为金沙江水电站和矿产资源分布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金沙江水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有
A.径流量小B.地势落差大C.河流汛期短D.水流缓慢
【小题2】为发挥金沙江流域的资源优势,先发展
A.火力发电B.冶金工业C.水力发电D.化工工业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人口稠密,城市密集,是欧洲移民首先开发的地方,也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工业部门主要有钢铁、汽车、化工、机械制造等,这里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密西西比河同北部五大湖有运河相沟通,并通往大西洋沿岸的许多优良海港,形成联系全国主要地区的内陆水运网。
材料二:美国东北部河流、湖泊和矿产资源示意图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工业发展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传统工业面临国际上新兴的西欧、日本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剧烈竞争,使传统工业部门停滞下来。另外,在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州,一些以高技术工业为核心的新兴工业部门则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趋势。而南部和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的工业发展较快,由于东北部工业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交通拥塞、地价昂贵等原因导致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
(1)根据材料一和二,简述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传统工业有哪些优势条件。
(2)依据上述资料,指出在20世纪中后期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传统工业走向衰落的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列举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综合整治可以采取的措施。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珠江流域图

珠江流域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煤、锡、锰、钨、铝、磷等,因全年气温较高,加上雨水充沛,所以林木茂盛,各种果实终年不绝,是全国动植物最繁盛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红水河是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表崎岖,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西电东送南部通道就是将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云南、贵州两省的火电资源开发出来送往广东、海南等地。
(1)分析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列举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发展水电除外)。
(3)西电东送南部通道的建成,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三:广东省已经成为我国名符其实的人口大省。影响广东省人口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广东人口基数较大,每年人口自然增长量较大;二是有大量外省人口流入,广东经济发展较快,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吸引了大量外省人口到广东工作和生活。十年间,广东常住人口增加1788万人,其中有644万人是由外省流入,806万人是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208万人是户籍人口的迁移增长,还有130万人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上户口而在人口普查前的户口整顿中清查出来的人口。(摘自《2014年广东省人口数据调查分析》)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大量人口迁入对广东省发展的积极影响。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滦河为河北省第二大河,发源于坝上高原,流经燕山山地进入平原。下图为滦河水系流域和水利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符合滦河流域现实状况的是
A.含沙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小
B.平原地形,河网密布,洪涝多发
C.引滦入津工程全线需逐级提水
D.滦河径流量主要来自潘家口水库以上河段
【小题2】多伦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及要注意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种植业、水土流失B.林业、森林面积减少
C.畜牧业、土地荒漠化D.水产养殖业、湿地面积减少
【小题3】20世纪中叶以来,滦河流域内修建了众多水库,其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城乡用水②进行有效防洪调度③开发水能,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④减缓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⑤大坝拦截泥沙,防治水土流失⑥提高河道的通航能力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淮海经济区成立于1986年,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区域,承南启北,北接齐鲁、南连江淮、东濒黄海、西临中原,背靠华中经济区。为了进一步推动淮海经济区的发展,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徐州市,以省政府制定的徐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契机,全面推进淮海经济区“八大中心”建设,不断探索城市产业机构优化的途径。现已成为华东重要的教育、科技、文化、交通、旅游、医疗、会展中心,同时也是省内重要的工商业、金融和对外贸易中心,是名副其实的“华东门户”。

材料二 下表为“1978--2007 年徐州市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相对劳动生产率”表(表中结构偏离度是考察各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之间对称状况的一种经济指标, 指各产业在GDP中所占的百分比与该产业就业在总就业中所占的百分比的比值与1的差。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效率,指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是评价和衡量企业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材料三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了普遍推广。此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水面上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为发电板发电提高良好的环境;同时还可以在水面下养殖喜阴鱼类,形成一体化模式。近年来,在江苏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徐州市充分利用采煤塌陷地进行鱼塘施工建设“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位于徐州市北郊青山泉镇的20兆瓦光伏发电站是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有关专家预测,徐州市将综合开发利用采煤塌陷地1200余亩,为塌陷土地利用开辟一条新路。

(1)读材料一,简要分析徐州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
(2)结合材料二,从徐州市劳动生产率与结构偏离度可以看出,下列关于徐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动趋
势,说法错误的是。
A.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内部已经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失业问题。
B.1990-2000年, 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趋于稳定, 说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与发展速度基本相当。
C.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 一直以来是主要的劳动力流出部门。
D.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逐渐成为劳动力流入的重要部门, 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3)阅读材料三,简述徐州市郊青山泉镇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优势条件。
(4)简述徐州市发展“渔光互补”经济模式的意义。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6年11月26日,金沙江下游(攀枝花至宜宾)的最后一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
材料二 作为长江干流上游河段金沙江水能蕴藏量达1.12亿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蕴藏总量的16%,位居国家规划的12大水电基地之首。目前,金沙江下游河段在建都A①和拟建的4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38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744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总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7亿千瓦时)。
材料三 西南地区图

(1)与三峡工程(水电站)比较,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图示区域内降水丰富,河流众多,试举例分析流水作用对区域内地貌形成的影响。
(3)简述图中N所在地形区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伏尔加河全长3 690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积雪融水在伏尔加河流域河水补给中起着主要作用。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伏尔加河上有很多堤坝、水库和水电站,另外也连通很多运河。读下图回答下题。

伏尔加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的影响有
A.夏汛前降低水库水位,可提高汛期蓄水能力
B.水位抬高,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得以改善
C.促进流域资源的开发和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D.下游流量明显减少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B.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
C.由于我国用电量大,所以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D.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
【小题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B.河流的梯级开发C.旅游业开发D.水能发电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面“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腾出库容开始放水的时间在
A.8月B.11月C.1月D.4月
【小题2】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航运作用小
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
【小题3】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错误的是
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B.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
C.大力发展水电,不建火电站和核电站,以减轻环境污染
D.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小题4】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修建大坝和船闸改善了通航条件,利于航运发展
B.修建大坝调节了径流量,有利于灌溉
C.大坝修建使水能得以充分开发,成为了该流域的唯一能源
D.梯级开发、水库的修建、流域内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