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 海河流域的整治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印度洋东部某火山岛,岛上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自19世纪下半叶该岛就开始了磷酸盐矿的开采。关于该岛磷酸盐矿开发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岛屿东北部靠近港口和机场,便于磷酸盐运输 |
B.开发磷酸盐矿要特别注意对热带雨林的保护 |
C.磷酸盐矿日趋枯竭,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
D.废矿石中细小物质随风飘移,易造成大气污染 |
20世纪50年代,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政府将石油、天然气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出口剧增,经济立现繁荣,却也埋下隐患,其他工业遭到削弱。20世纪80年代初期,天然气资源趋向枯竭,荷兰政府不得不面对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业人口陡升的困境。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后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下列城市中可能会出现“荷兰病”的是( )
A.石家庄 | B.桂林 |
C.拉萨 | D.鞍山 |
A.关停资源型企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 | B.完善交通网,加强对内对外联系 |
C.合理规划,保护环境,完善基础设施 | D.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 |
①利用区县优势,建设特色中小城镇
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
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
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全球生物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平均比重为13.6%,而甲国已达到43.8%,处于世界前列。其生产的生物能源一种是用油棕榈、大豆等油料作物加工成动力柴油(也称生物柴油),另一种是从甘蔗、玉米等农作物及其秸秆中提炼、加工燃料酒精(也称乙醇燃料)。甲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燃料酒精生产国和出口国。

(1)与石油等常规能源相比,生物能源的主要优点为 。
甲国燃料酒精工业为 指向型工业。(4分)
(2)简述甲国种植生物能源作物的优势条件。(10分)
(3)图示国家为我国重要的 _ (矿产)进口地区,其常规能源资源中较为丰富的是 ,试分析此类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材料一 目前,全球生物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平均比重为13.6%,而甲国已达到43.8%,处于世界前列。其生产的生物能源一种是用油棕榈、大豆等油料作物加工成动力柴油(也称生物柴油),另一种是从甘蔗、玉米等农作物及其秸秆中提炼、加工燃料酒精(也称乙醇燃料)。甲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燃料酒精生产国和出口国。

(1)与石油等常规能源相比,生物能源的主要优点为 。
甲国燃料酒精工业为 指向型工业。(4分)
(2)简述甲国种植生物能源作物的优势条件。(10分)
(3)图示国家为我国重要的 _ (矿产)进口地区,其常规能源资源中较为丰富的是 ,试分析此类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图1为“2000—2005年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柱状图”,图2为“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三大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的是第__________产业,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
【小题2】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填表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对策及其理由。

【小题1】三大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的是第__________产业,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
【小题2】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填表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对策及其理由。
对策 | 理由 | |
开源方面 | | |
节流方面 | | |
区际协调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新疆矿物能源分布图。

材料二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09年9月24日在新疆开工建设独山子石油储备基地、乌鲁木齐至哈密750千伏输电线路、伊宁煤矿等七个重大能源项目。
(1)试分析新疆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我国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目的和加快新疆地区能源建设的意义。
材料一 下图为新疆矿物能源分布图。

材料二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09年9月24日在新疆开工建设独山子石油储备基地、乌鲁木齐至哈密750千伏输电线路、伊宁煤矿等七个重大能源项目。
(1)试分析新疆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我国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目的和加快新疆地区能源建设的意义。
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长江支流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
(2)支流A,B与长江干流交汇外的城市:A_______、B_______。
(3)填写水电站名称:A河上_______、C河上_______、D河上_______,H是长江干流上正在建设的_______工程,这里水能资源极丰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工程。建成后,可以发挥_______的重要作用。
(4)长江洪水多发生在_______季节,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但1998年的降水量与1954年相比相差不大,造成98年特大洪水,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有哪些。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长江支流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
(2)支流A,B与长江干流交汇外的城市:A_______、B_______。
(3)填写水电站名称:A河上_______、C河上_______、D河上_______,H是长江干流上正在建设的_______工程,这里水能资源极丰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工程。建成后,可以发挥_______的重要作用。
(4)长江洪水多发生在_______季节,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但1998年的降水量与1954年相比相差不大,造成98年特大洪水,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自2003年开始,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材料二:我国首批建设的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浙江镇海、浙江岱山已投放使用,山东黄岛、辽宁大连将在2008年前陆续竣工。同时,第二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也在规划中。
材料三: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分布图。

(1)中国进口的原油主要来自(2分)
A.欧洲 B.非洲 C.东南亚 D.中东
(2)根据材料一判断(2分)
A.2003年起,我国原油生产量居世界第二
B.我国自2003年开始进口原油
C.我国石油消费量与生产量之差居世界第二
D.我国每年进口的原油数量居世界第二
(3)首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共同区位是 ;这样布局的原因是什么?(3分)
(4)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重要意义是 。(3分)
材料一:自2003年开始,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材料二:我国首批建设的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浙江镇海、浙江岱山已投放使用,山东黄岛、辽宁大连将在2008年前陆续竣工。同时,第二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也在规划中。
材料三: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分布图。

(1)中国进口的原油主要来自(2分)
A.欧洲 B.非洲 C.东南亚 D.中东
(2)根据材料一判断(2分)
A.2003年起,我国原油生产量居世界第二
B.我国自2003年开始进口原油
C.我国石油消费量与生产量之差居世界第二
D.我国每年进口的原油数量居世界第二
(3)首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共同区位是 ;这样布局的原因是什么?(3分)
(4)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重要意义是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