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 海河流域的整治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材料一: 长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长江干流荆江段地形剖面图

(1)长江干流荆江河段水系的典型特征是 ,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是 。
(2)结合图文信息,分析长江干流航运发达的原因。
(3)图中长江中游大湖面积大幅减小,简述对环境的影响。
材料一:维多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北部以墨累河、西部以经线和其他州分界,植被覆盖率高达30%,素有“花园之州”的美称,面积约占全国3%,而人口却占全国1/4以上,首府为墨尔本。
材料二:澳大利亚及维多利亚州的位置和相关信息图。

(1)简述维多利亚州成为澳大利亚人口密度最高州的原因。
(2)简析维多利亚州境内的墨累河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

【小题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
B.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
D.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 |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材料一 下图为埃及及周边区域略图。

材料二 历史上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1970年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大坝下泄的水清澈无悬沙,农田由季节性灌溉改为常年灌溉。埃及耕地面积约占国土的3.7%,耕地、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两岸尤其是三角洲地区。
材料三 埃及是非洲第二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与欧盟、非洲、阿拉伯国家等签有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之间货物流通免除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中国巨石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企业,产品大量销往欧盟,2017 年巨石首个海外玻纤生产基地在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全面建成,成为非洲唯一的玻璃纤维生产基地。
(1)简析埃及耕地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2)简述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尼罗河谷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主要影响。
(3)简要说明在埃及投资建厂对提高巨石集团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4)随着埃及石油消费量增长,该国大力发展石化工业。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在甲城市加工石油会产生更多的环境问题,并带来更大的危害”。请阐述支持该观点的理由。

【小题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内地势起伏小,航运作用突出 |
B.河流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
D.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 |
A.9~10月 | B.11~12月 |
C.1~2月 | D.4~5月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
C.便利的航运条件 |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地在资源开发初期最有可能发展的是
A.高耗能工业 | B.食品工业 |
C.农产品加工工业 | D.金矿开采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
B.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 |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
D.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和湄公河流域某地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统一的整体。河流作为组成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不仅影响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而且对人类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1)从板块位置角度解释图中20°N以北地区地形特征。
(2)从气候角度简析湄公河流域冬季旱灾的成因,并简析我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建水电站对下游国家带来的有利影响。
(3)从土壤角度分析该河上游与下游流域农业类型的差异。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海拔高度大②河流流量大③水位季节变化大④河流落差大⑤水库移民较少
A.③④ | B.①② | C.②④ | D.④⑤ |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根据新疆《哈密地区煤炭工业“十二五”-2020年区域发展规划》,哈密地区围绕“疆电外送”“疆煤东运”战略,2020年煤炭产量将超过3亿吨。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哈密地区提出“疆电外送”“疆煤东运”战略,主要的优势条件是( )
A.接近消费市场 | B.丰富的煤炭资源 |
C.充足的劳动力 | D.便利的交通运输 |
A.扩大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 B.促进新疆旅游业的发展 |
C.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 | D.减轻新疆大气的污染程度 |

【小题1】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是
A.中国以石油为主 | B.中国以煤炭为主 |
C.世界以水电为主 | D.世界以核能为主 |
A.提高煤炭的比重 | B.降低水电的比重 |
C.提高天然气比重 | D.降低风能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