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 海河流域的整治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看图中河流,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

我国与东盟经济互补性较强,贸易额不断上升,如近年来我国的冷果(亚热带、温带水果)换东盟的热果(热带水果)贸易。
(1)若在澜沧江流域进行梯级开发,推测适宜大坝截流的季节是 ,并说明理由。(2)分析澜沧江梯级开发对其航运的有利影响。
(3)分析我国与东盟“冷热果”贸易不断升温的原因。
永定河上游的东沟、西沟流域,位于河北省,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下表为“东沟、西沟流域林地草地统计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东沟相比,西沟
A.洪峰峰值低 | B.洪峰时间滞后 |
C.洪水持续时间短 | D.枯水期流量小 |
A.修建水库,改善东沟水运条件 | B.植树种草,提高西沟植被覆盖率 |
C.发展生态旅游,提高东沟居民收入 | D.扩大耕地面积,提高西沟环境承载力 |
针对黄河下游“多沙”“善决”的特点,明代水利专家潘季驯提出了“束水攻沙”理论,提倡在黄河沿岸修建多道大堤,利用大堤约束河水、抬高水位,或者防范洪水、保护;大堤等,既治理了黄河,又保证了漕运安全。下图为“黄河河堤系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缕堤、格堤与遥堤围成的方格状区域主要功能是
A.滞洪蓄洪 | B.水产养殖 | C.居住耕种 | D.沉积泥沙 |
A.以缕堤约束河水,提高流速,冲刷泥沙 |
B.以遥堤作为道路,方便运送施工物资 |
C.以格堤阻挡洪水,减轻流水对遥堤的侵蚀 |
D.以月堤加固河道凸岸中的险要河段 |

(1)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
(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

【小题1】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水资源丰富 ④重化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水资源 | B.铁矿资源 | C.劳动力资源 | D.煤炭资源 |

【小题1】图中平均消耗每单位能源排放二氧化碳量最低的国家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国常规能源丰富 |
B.乙国水能蕴藏量大 |
C.丙国地形以平原为主 |
D.国际油价上涨对丁国影响很大 |
20世纪70年代,埃及在阿斯旺兴建了一座高110多米的大坝,坝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水库——纳赛尔湖,得到发电、防洪、灌溉、养鱼、航运、旅游等利益。
(2)近二、三十年来,受入海河流影响尼罗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海岸线分别有何不同变化,说明原因。
(3)两河三角洲地区的天气特征,六月相似还是七月?为什么?
(4)两河流的三角洲地区均是世界著名的棉花生产区,哪里的棉花质量更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

(1)判断在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中主要承担新能源产业研发、高端制造功能的地区并简述理由。
(2)内蒙古发展目标之一是打造以“中国电都”为核心的国家特大型绿色能源基地。请你为内蒙古选择一种绿色能源,并说明其开发可行性。

【小题1】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能源生产总量移动幅度最大,说明能源生产东西差异减小最慢 |
B.GDP重心继续缓慢向东移动 |
C.三个指标的重心都在向偏西移动 |
D.1987~1991年期间,三个指标重心最为接近,说明我国东、西部已无差距 |
A.我国GDP增长中能源成本较大 |
B.我国GDP高的地区能源资源丰富 |
C.我国能源供需地区不平衡的状况已基本解决 |
D.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均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
材料一:智利的中部和北部,有一条斑治铜矿化带,斑岩铜矿是目前世界铜矿中最重要的矿体类型,它主要是由于陆地上的火山作用和侵入作用而成,铜矿体主要产生在侵入岩体的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
材料二:据海关统计,2017 年智利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都有较大的增长,中国对智利出口的产品主要为机电、轻纺、塑料制品、家电等、从智利进口的产品主要为铜、纸浆、铁矿砂、葡萄酒、鱼粉和水果等。

(1)分析智利钢矿资源丰富的原因。
(2)智利常规能源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矿产企业的发展,政府已经批准了新的能源战略,目标为到2035年50%的电力来自新能源。推测其可以发展的新能源种类,并说明理由。
(3)近年来,智利的渔业、林业、水果等农产品出口比重在不断上升,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分析智利这一贸易战略的合理性。
(4)板括智利对中国贸易的主要特点。分析中智两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