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在经度上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能源生产总量移动幅度最大,说明能源生产东西差异减小最慢
B.GDP重心继续缓慢向东移动
C.三个指标的重心都在向偏西移动
D.1987~1991年期间,三个指标重心最为接近,说明我国东、西部已无差距
【小题2】从总体趋势来看,在东西方向上,能源消费重心走势趋向于GDP重心。能源消费与GDP增长的耦合,说明
A.我国GDP增长中能源成本较大
B.我国GDP高的地区能源资源丰富
C.我国能源供需地区不平衡的状况已基本解决
D.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均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10:55: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黑德兰港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是澳大利亚主要铁矿石出口港.澳大利亚铁矿已探明蕴藏量约400亿吨,产品80%用于出口.近年来,国际铁矿石需求日益增长,但澳大利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艰巨漫长.下图示意澳大利亚铁矿分布及黑德兰港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黑德兰港建设的优势自然区位不包括
A.铁矿石资源丰富
B.港内水域宽深
C.港湾口小腹大
D.港口沿岸城市密集
【小题2】澳大利亚铁矿开发的自身优势条件有
A.铁矿资源储量大、质量高
B.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C.国际铁矿石需求量大
D.该国国内对铁矿石需求量大
【小题3】澳大利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艰巨漫长的原因是
A.铁矿产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区
B.铁矿区生态环境特别脆弱
C.铁矿生产工艺落后
D.铁矿品味低
同类题2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呼伦贝尔市在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被列为长型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呼伦贝尔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
材料二: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中国最美草原”之美誉,是全国重点生态游开发区之一。呼伦贝尔高原上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其中呼伦湖为中国第四大湖、北方第一大湖。
(1)根据材料,分析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列举该市三大产业应发展的具体产业部门。
同类题3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原木消耗量最大的五个国家原木消费量、自给率及中国原木进口主要图
材料二 1995—2011年中国原木生产量、消费量变化曲线图
(1)原木自给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中国原木进口最大国的森林类型主要是______林。
(2)森林的过度砍伐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3)芬兰、瑞典两国森林覆盖率高,但两国仍需大量进口木材,简述其原因。
(4)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上应采取哪些措施?
同类题4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
A.水资源
B.铁矿石
C.土地资源
D.煤炭资源
【小题3】【小题4】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丰富的资源
【小题5】【小题6】下列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同类题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宣布,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神狐海域可燃冰预计储量194亿立方米。图甲为“南海部分可燃冰分布及试开采位置”,图乙为“南海北部8月份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图”(数值越大,海水透明度越高)。
材料二 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化合物,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其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的两倍,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短期接替能源。
(1)试分析在图中试开采点大规模开采可燃冰的优势条件。
(2)海水透明度对海底地质探查和矿产资源的勘探有重要影响。分析图中试开采区比珠江口附近海水透明度高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在南海地区大规模开采可燃冰?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