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漠,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成地下水漏斗区 |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活动较多而导致的地表植被被破坏 |
A.地表反射率下降 |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
C.土壤盐碱度升高 |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
A.以生物措施为核心 |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
C.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

【小题1】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煤炭开采 | B.黄土高原——风蚀 |
C.云贵高原——物理及化学作用 | D.江南丘陵——水蚀 |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
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⑤地表水缺乏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③⑤ |

【小题1】该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物理风化 | D.化学溶蚀 |
A.南方低山丘陵区 | B.黄土高原地区 |
C.云贵高原 | D.西北内陆地区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寿光市位于山东省中北部,渤海莱州湾西南岸(下图)。寿光市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地势自南向北缓缓降低。

材料二 寿光市是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下图为“寿光市土地利用结构图”。

材料三 调查发现寿光市耕地资源中,设施菜地重金属含量较高。下图为“设施菜地铬含量随种植年限变化图”。

(1)寿光土地利用结构中生态用地主要是指________,其生态意义表现在_____。
(2)寿光自然保留地中近80%为盐碱化土地,据材料推测,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寿光市的
________,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设施菜地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为避免重金属对耕地的污染,可
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 267.4 万 km2,其中风蚀荒漠化 187.3 万 km2,土壤盐渍化 17.3 万km2,冻融荒漠化 36.3 万km2。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等省区。读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统计图和荒漠化发展与结果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荒漠化的发展图我们可以看出荒漠化的实质是
A.风蚀荒漠化 |
B.土壤盐渍化 |
C.冻融荒漠化 |
D.土地退化 |
A.人口向河流下游迁移 |
B.荒漠化使人口出现溯源迁移 |
C.荒漠化导致植物死亡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
D.绿洲向河流下游退缩 |
材料一 我国西北各族人民很早就开始了同土地退化和不利自然条件的斗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许多成功的治理措施。
材料二“我国西北某区域图”。

(1)A山脉是我国西北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
(2)试分析B平原存在的荒漠化现象的类型及其形成的人为原因。
(3)简要分析A山脉东侧黄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自然条件。
(4)为了保护铁路,沙坡头地区采用了扎设方格沙障,以防止沙漠的侵袭,这种沙障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荒漠化是由于大风吹蚀、冻融作用、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现象。
读图甲、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④所在区域对应的地形区
A.①——内蒙古高原 | B.②——四川盆地 |
C.③——东北平原 | D.④——两广丘陵 |
A.①——冻融作用 | B.②——流水侵蚀 |
C.③——盐渍化 | D.④——大风吹蚀 |

A.a | B.b | C.c | D.d |
A.长江出海口出现咸潮 |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重 |
C.华北地区沙尘暴增加 | D.珠江流域出现水体污染 |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各地经济活动复杂,流水、风力、化学和物理四种营力过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属于荒漠化。如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石漠化 | B.黄土高原——盐渍化 |
C.云贵高原——沙漠化 | D.江南丘陵——红漠化 |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较强
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下表为受土壤盐渍化危害较严重的亚非国家相关数据统计。
国 家 | 受土壤盐渍化危害的灌溉面积(百万公顷) | 占总灌溉面积比重(%) |
印度 | 7.0 | 17 |
中国 | 6.7 | 15 |
巴基斯坦 | 4.2 | 26 |
乌兹别克斯坦 | 2.4 | 60 |
伊朗 | 1.7 | 30 |
土库曼斯坦 | 1.0 | 80 |
埃及 | 0.9 | 33 |
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
A.高寒地区 |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 |
C.耕地分布区 | D.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
A.气温高 | B.降水丰富 | C.地下水贫乏 | D.植被茂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