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广东、广西两省的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季风 | B.河流 | C.地形 | D.海陆位置 |
A.地形平坦,劳动力丰富 | B.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
C.土地廉价,用工成本低 | D.热量丰富,技术先进 |
A.航道建设 | B.西电东送 | C.水土保持 | D.劳务输出 |
读“陕北地区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陕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对比古长城两侧的地势差异。
(2)说出图中城市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耐旱杂粮是陕北地区传统的农作物,广种薄收式的经营方式,不仅使农民的经济收益低,而且使该地区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在,陕北地区兼顾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逐步建立一批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3)简述陕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及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
陕北地区是国家批准的我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该地将成为国家西电东送基地、西气东输基地、大型煤化工基地、大型商品煤基地。
(4)简述陕北地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资源条件,并说出当地能源对外输送的主要方式。
材料一 摩洛哥主要经济部门是磷矿、旅游业和渔业。磷矿和沙丁鱼出口居世界首位。农业与牧业受气候影响大,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果、蔬菜和油橄榄等,橄榄油和阿甘油富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是美容佳品。
材料二 摩洛哥区域图。

(1)简述该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简析其成因。
(2)根据所给材料,简析该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钻石是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单质晶体。A国被称为“钻石之国”,约有1/3的人口从事钻石采集,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河滩地带,河流汛期之后往往是钻石采集的高峰。钻石的出口为该国带来了财富,而这个国家却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1)每年5~10月为A国的雨季,降水丰富,说明此时降水形成的条件。
(2)写出钻石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并分析该国钻石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自然原因。
(3)当地人在河流汛期之后进行钻石的采集,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4)非洲人说“上帝在赐给一个地方丰富资源的同时也附带上了一个咒语”,它将诅咒这个地方的人得不到好运,这就是“资源魔咒”。请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释该国钻石开采带来的“资源魔咒”。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

(1)比较图中A地与B地的气候特征,并简析原因。
(2)解释图中西辽河含沙量高的自然原因。
(3)请你用图中的有关数据说明该地区秸秆利用方式的不合理性。

【小题1】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 B.纬度位置 | C.地形 | D.洋流 |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 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
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 D.喜阴喜湿的特点 |
“百里钢城”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为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

(1)读图判断,攀枝花的地理位置:经度 纬度 成都在攀枝花的 方向。
(2)回答下列问题
1月初,地球公转线速度最 (填快或慢)
自转角速度:攀枝花 成都(填>、<、=),
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攀枝花 成都(填>、<、=)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攀枝花 成都(填>、<、=)(8分)
(3)请描述1月份昆明昼夜长短的特点。(4分)
(4)“蜀犬吠日”用来比喻少见多怪,这句成语形成的地理背景是 (2分)
(5)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4分)
(6)有人提出冬季到攀枝花避寒,但有人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质疑提供论据。(4分)


表1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① | 5.8 | 6.5 | 7.5 | 8.5 | 9.4 | 9.6 | 10.2 | 9.9 | 8.7 | 7.6 | 6.3 | 5.8 |
② | 8.1 | 8.7 | 9.6 | 10.5 | 10.7 | 11.2 | 10.2 | 9.5 | 8.9 | 8.8 | 8.1 | 8.0 |
(1)描述马格里布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3分)
(2)比较图1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提示:从纬度位置、昼夜长短、气候状况、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4分)
材料1: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C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2: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6分)
(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及其自然原因。(5分)
(3)由材料2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除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外,还有__________ 原因。(2分)
材料一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表1为甲地2月和8月的降水量和气温资料表。
表1:
月份 项目 | 2月 | 8月 |
平均最高气温(℃) | 33.2 | 28.3 |
平均最低气温(℃) | 23.7 | 21.8 |
降水量(mm) | 40.6 | 121.7 |
(1)对比分析甲地2月和8月降水量及气温的差异及原因。(14分)
(2)与莱茵河相比,指出乙河航运价值的高低并分析原因。(6分)
(3)图示区域北部处于沙漠向草原过渡的干旱、半干旱地带。请指出该区域北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原因。(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