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哈尼族人在山坡上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并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沟干渠,将沟渠分水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常年饱水,保证了稻谷的生长和丰收,在水田中还可以养鱼、养鸭。江河水蒸发升空,到高山区凝聚为云雾、雨水洒落在森林中,化为山泉瀑布,又流入大沟,分流入田,村寨在上,梯田在下,借沟水冲肥,层层梯田成为水的通道,构成了“江河—森林—村寨—梯田”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下图为哈尼梯田景观图。

(1)当地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等。
(2)“江河—森林—村寨—梯田”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体现的地理思想有________、______等。
(3)下列措施中,利于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_______(多选)
A.推广大型农机,提高作物产量B.不断砍伐森林,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多种经营D.保持农业特色,适度发展观光农业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闻名中外的月牙泉(见下图)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四周为高耸如削的鸣沙山(由流沙堆积而成)。“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堪称奇观,但近几十年来,这一沙漠奇观水位不断降低,面临消失的危险。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月牙泉近年来水位降低的原因主要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冰雪融水补给过少
C.人为拦截地表水、抽取地下水D.沙漠扩张造成的
【小题2】月牙泉的厄运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受下列哪种理论影响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协调论
C.人定胜天论D.“天人合一”思想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小题2】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A.青海省B.四川省
C.广东省D.河南省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所示为东汉时期的“狩猎生产图”,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采集与渔猎B.耕作与灌溉
C.采矿与冶炼D.建坝与筑路
【小题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三幅漫画,联系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三幅漫画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只能是对立的
B.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都是原生环境问题
C.生物在地球上已无法生存
D.图中反映了全球气温升高、森林被严重破坏、臭氧层遭到破坏等环境问题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2年4月22日是第43个世界地球日。我国“十二五”期间的宣传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B.科技的进步
C.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不协调
D.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
【小题2】“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能直接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D.生物多样性减少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2004年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表1)(单位:公顷/人),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单位:公顷/人)
A.0.4B.2.0C.-0.4D.-2.0
【小题2】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A.地球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
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D.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描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小题2】当今的发展要处理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②③①
【小题2】图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
A.崇拜B.依赖C.征服D.友好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南斯拉夫萨尔河畔一农场,进农场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碧波荡漾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场,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农田为牲畜提供饲料,牲畜为农田提供粪肥,森林能保持水土,池河可泽润草木。据此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个农场发展的农业是 ( )
A.能量密集型农业B.生态农业C.世外桃源的农场D.传统的自然农业
【小题2】这个农场的最大优点是 ( )
A.能源消耗不多B.有利于高度机械化
C.环境污染轻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小题3】你认为在这个特殊的农场中,解决农民生活燃料最理想的措施是 ( )
A.从场外购进煤和石油B.建立火力发电站
C.利用秸秆和薪材林D.利用牲畜粪便、枯枝落叶发展沼气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