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企业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建立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该企业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两广丘陵B.河套平原C.黄土高原D.松嫩平原
【小题2】该产业链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C.主导产业是造纸和发电D.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④深刻的环境危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但局部地区却存在耕地增多的现象。下表为“我国某时段不同降水条件的新增耕地比重”,据此判断下列问题。
降水量(mm)
<200
250-400
400-800
>800
总计
新增耕地(%)
10.9
14.8
65.9
8.4
100
 
【小题1】新增耕地最多的区域可能位于: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
【小题2】降水丰富地区新增耕地少的原因不是:
A.山区面积比重大B.气候过于湿热
C.可供开垦的荒地少D.城市化速度较快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分析下图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点一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
B.观点一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
C.观点一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D.观点一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
【小题2】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点二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
B.观点二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
C.观点二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
D.观点二的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
【小题3】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思想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剩余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A.甘蔗B.甜菜C.玉米D.水稻
【小题2】该产业构想的实行能减轻的环境问题是
A.二氧化碳增多带来的温室效应B.臭氧层破坏
C.酸雨D.光化学烟雾
【小题3】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间题的必然选择,其好处有
①可促进解决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 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③降低石油的对外依存度     ④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4】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环境评估,可以看出
A.只有原料的选择符合清洁生产B.生产的全过程都符合清洁生产
C.只有产品的使用符合清洁生产D.只有废弃物的处理符合清洁生产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地区“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的演变”开展了大量实地调查工作。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首先是从平原、河川地区开始的,一般来讲,只有当人口增长到某一临界值,平原土地资源不足时,才开始向坡地、丘陵、山区发展。下面是他们调查的一些资料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六百余年来本地区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
年份
人口/×104
耕地面积/×104hm2
人均耕地面积/hm2
1368
6.693
4.151
0.62
1403
6.661
4.245
0.637
1465
9.497
4.245
0.447
1736
21.599
7.481
0.346
1875
32.724
17.25
0.527
1911
29.157
18.466
0.633
1983
49.86
20.36
0.408
1996
54.63
22.07
0.404
 
材料二 本地区现有耕地的分类状况(×104hm2)。
 
水田
水浇地
沟川地
平坡地
缓坡地
陡坡地
急坡地
其他
合计
河川
阶地
0.01
0.1
1.12
0.22
0.28
0.01

0.37
2.11
丘陵
沟壑

0.01
0.63
2.4
6.06
1.93
0.29
0.45
11.77
土石
山区


0.41
1.21
2.9
2.26
1.27
0.14
8.19
小计
0.01
0.11
2.16
3.83
9.24
4.2
1.56
0.96
22.07
 
(1)该地区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地貌类型来看,该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耕地类型来看,该地区较为平缓的耕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沟川地、平坡地、缓坡地)约占整个耕地比重的__________%。
(3)从土地开发的时间来看,该地区开始开垦丘陵陡坡地的时间段约为________。
A.1465~1736年 B.1736~1875年
C.1875~1911年 D.1911~1983年
(4)指出该地区人地关系存在的严重问题,并为改变这种局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产业构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A.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B.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C.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D.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小题2】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
A.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B.湖区的混合放养
C.北方的退耕还草D.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④深刻的环境危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东汉时期“狩猎生产图”,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射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征服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小题2】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
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