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水利工程。大运河开凿于公元前486年,流经八省市,沟通五大水系,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历史上,大运河对沿线省市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张。下图a示意1984-2016年不同省市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平均扩张面积,下图b示意20世纪80年代末至2010年间杭州建成区空间扩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84-2016年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扩张速度的区域差异是
A.中部、北部快,南部慢 | B.中部、南部快,北部慢 |
C.南部、北部慢,中部快 | D.南部、北部快,中部慢 |
A.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破碎状扩展 | B.受地形影响,单核心饼状扩展 |
C.受水系密度影响,多中心离散扩展 | D.受卫星城镇发展影响,放射状扩展 |
A.水产养殖 | B.文化旅游 | C.花卉种植 | D.商业物流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历史时期仙霞古道的经济意义。
(2)明清时期清湖镇的聚落呈现点轴聚居的形态,分析这样做的好处。
(3)分析清湖码头成为文化多元交融地的原因。
(4)有人建议今天清湖的发展应突出旅游功能,分析原因。
清湖,古名湖南,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南部,距江山市中心8千米。地处钱塘江南源,长台溪与江山港(须江)于此交汇。唐宋时,从清湖水运经钱塘江可直通京杭大运河,陆路越仙霞古道可直达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向内延伸的重要路上运输线的起点。明清时期走向鼎盛,可谓“万商云集,百货星罗”。当时聚落呈现以码头为“点”以河为“轴”的点轴分布形态。

(1)说明历史时期仙霞古道的经济意义。
(2)明清时期清湖镇的聚落呈现点轴聚居的形态,分析这样做的好处。
(3)分析清湖码头成为文化多元交融地的原因。
(4)有人建议今天清湖的发展应突出旅游功能,分析原因。
下图是安徽省芜湖市城市形态变化图。铁路运输对芜湖市的影响,正确的是( )


A.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芜湖市的崛起与繁荣 |
B.铁路线阻隔了东西交通,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
C.铁路运输超越水运,极大地促进了芜湖市的物资集散 |
D.促进铁路沿线经济发展,使芜湖市不断向东发展 |
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1979年运河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读德州市位置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元代诗人朱德润的诗中描绘德州漕运:“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但后来德州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 B.商人大量外迁 |
C.交通运输地位下降 |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
A.德州空间形态呈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城的唯一发展轴 |
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
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
D.京沪高铁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
明清时期,嘉兴城市沿环城河道向东、北两个方向伸展。1909年沪杭铁路通车,城市沿铁路迅速延展。70年代后期,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城市开始转向沿公路发展,以老城区为中心,沿四条对外公路及大运河伸展。关于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的叙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我国南方的城市一般沿河流带状发展
②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城市多沿交通轴线发展
③轮船时代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
④多种交通方式使城市形态向多方向分散发展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①沿河分布 ②沿断层线分布
③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④沿交通线分布
【小题2】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①沿河分布 ②沿断层线分布
③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④沿交通线分布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A.避开河谷 | B.联系居民点 |
C.避开山脊 | D.避开断层 |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影响图中铁路选址的原则。
(2)简述影响该区域聚落形态呈带状分布的自然条件。
(3)图示甲、乙、丙三个聚落中,易发展成较大城市的是哪一个?分析其区位优势。

(1)分析影响图中铁路选址的原则。
(2)简述影响该区域聚落形态呈带状分布的自然条件。
(3)图示甲、乙、丙三个聚落中,易发展成较大城市的是哪一个?分析其区位优势。
北京市某校地理社团利用暑假期间到门头沟区爨(cuàn)底下村参加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他们在考察报告中写道:“爨底下村以人文景观为主,辅以山水之趣,与自然交相辉映……”“这个小山村本是由古时商路上一个驿站发展而来,……随着古道的渐渐没落与破败,爨底下村也陷入了一个举步维艰的境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古村落建筑特色的描述,最可能出自上述考察报告的是
【小题2】考察发现,影响爨底下古村落兴衰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下列对古村落建筑特色的描述,最可能出自上述考察报告的是
A.红墙绿瓦的皇家园林 | B.高低错落,利于采光通风 |
C.小桥流水的水乡之韵 | D.毛毡制作,利于拆卸搬运 |
A.气候 | B.地形 | C.交通 | D.政策 |
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桥中部的海底隧道连为一体,这意味着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即将全线贯通。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港珠澳大桥在中部建设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小题2】港珠澳大桥建成的社会经济意义主要是

【小题1】港珠澳大桥在中部建设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缩短三地通行距离 | B.减少台风侵袭 |
C.避免对海上交通的干扰 | D.降低施工的难度 |
A.大大缩短了广州与香港的距离 | B.促进港、珠、澳经济一体化 |
C.加快澳门、香港城市化速度 | D.提高珠海市的城市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