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9日,国产新型CRH380D动车组列车在沪宁(上海至南京)高铁上载客运行,其设计最高运营时速380千米.沪宁高铁多段地基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施工技术。读铁路CFG柱桩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沪宁城际铁路建成通车,交通运输压力明显减轻的是
A.管道运输
B.长江水运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小题2】实施CFG桩复合地基的主要目的是防止
A.冬季冻土膨胀
B.软土地基沉降
C.过多占用耕地
D.洪水毁坏路基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A.[海洋地理]读世界某区域等深线(单位:m)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所在半岛的海岸类型多为________海岸。
(2)B所在的海底地形为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北极航线的开辟,C海峡的战略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试述北极航线的重要意义。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面左图为沪昆高铁路线图,右图为沪昆高铁西段北盘江特大桥景观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沪昆高铁西段多桥梁隧道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脆弱B.地形地势复杂
C.地壳运动活跃D.耕地资源不足
【小题2】沪昆高铁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A.加快我国人口大迁移B.有利于沿线矿产资源开发
C.促进区域协调持续发展D.缓解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材料一黄河上游水电的开发,形成了一个有极大调节能力的阶梯电力群,在西北电网中具有供电质量稳定、可靠性强、运行方式灵活等优点.黄河水电公司在黄河上的电站建设中,针对水环境保护、空气污染防治、固体废气物处理、植被保护、水土流失等项目,都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并与工程建设同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就。
材料二局部地区矿产资源和城市分布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黄河上游为何能够形成阶级电站群?
(2)图示金昌-白银-兰州一带有色金属工业较为发达,但酸雨较少,简析原因。
(3)甲地形区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试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4)乙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东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所经之地,分析此地带能成为“丝绸之路”线路的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中心最大风速40米/秒,豪雨、山崩、泥石流、堰塞湖溃堤等接踵而至,200多间房屋、470余位村民消失在泥沼泽国之中,给台湾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重创。

请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次台湾重灾区的人员伤亡主要是由_______导致的
A.暴雨洪涝
B.强风
C.风暴潮
D.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小题2】右图为台湾岛铁路分布示意图,形成铁路环状分布的原因是
A.气候
B.地形
C.城市分布
D.经济发展不平衡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7.2009年2月8日上午,有深圳航空公司执飞的一架公务包机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直飞台北桃园机场,这是郑州成为两岸空中直航航点城市之后,直航飞往台湾的首个航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直航对台湾和河南两地影响不包括
①促进两岸的人员交流 ②加快两岸的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吸引台商到河南投资 ④极大加快了河南产品的出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长江中下游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阶段I,该地 “地广人稀”“江南卑湿”,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制约该地对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①稠密的水系;②黏重的土壤;③低湿的土地;④湿热的气候;⑤起伏较大的地形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
【小题2】从阶段Ⅱ到阶段Ⅲ,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是(    )
A.传统工业数量减少,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上游地区延伸
B.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布局在江南且向西延伸
C.传统工业部门减少,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分散
D.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布局在江北且向西延伸
【小题3】桥梁是该地交通建设的显著特点,该地建设桥梁的影响因素和意义有(    )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②加强两岸的区域联系,促进江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③加强城市内部联系,改善城市交通状况;④科技进步是重要保障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44.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茶马古道主要线路图。“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 ……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抗日战争中后期,茶马古道成为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

(1)读以上材料,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结合藏民的主要农业活动和膳食结构特点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
(2)马帮运输以来成为茶马古道所经地区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其原因是什么?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杭州与布宜诺斯艾利斯都是大型系列文化旅游片《一生要去的66个地方》中的人间胜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杭州与布宜诺斯艾利斯气候资料统计表
材料二 A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8年5月1日试运营通车。
材料三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首都、最大的经济中心、贸易港、交通枢纽和文教中心,其中肉类加工工业和制革工业为传统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四杭州与布宜诺斯艾利斯所在地区图

(1)杭州与布宜诺斯艾利斯之间的距离约为     千米。
(2)根据材料比较杭州与布宜诺斯艾利斯气候的不同点,并分析原因。
(3)修建杭州湾跨海大桥时需要克服哪些不利的自然因素?大桥建成通车后对甲城市
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有哪些?
(4)简述布宜诺斯艾利斯发展肉类加工工业和制革工业的区位优势。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秦驰道是与长城、兵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迹,它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条“高速公珞”。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秦驰道修建的目的,最有可能是
A.加强政治中心与边疆的联系
B.促进沿途经济的发展
C.加强民族团结
D.开发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
【小题2】从咸阳到九原郡沿途的景观可能是
A.地表形态从多沟壑—平坦
B.地表形态从平坦一多沟壑—平坦
C.沟谷附近多分布着平顶房的小村落
D.降水稀少,荒漠连片,风沙肆虐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