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题1】该工业可能是( )
A.炼铝工业 | B.石油工业 |
C.钢铁工业 | D.纺织工业 |
A.能源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 |
B.原料地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 |
C.市场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 |
D.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 |
厦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把原来集中在厦门岛内(甲地)的企业迁往岛外,为此大力建设一批路桥、海底隧道等交通设施推动新城区的发展,实现了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的转变。
火炬产业区(乙地)是厦门火炬高新区在翔安区新兴的综合性园区,友达光电、冠捷电子、东元集团等一大批知名科技企业相继落户。区内基础设施齐全,设有国家LED检测中心、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G,厦门大学(分校)等5所高校入驻在此,日益成为集研发——中间试验——制造于一体的高科技工业园区,每年数以亿元以上工业产值迅速增长。

(1)说出火炬产业区的工业地域类型,说明该区工业集聚的作用。
(2)分析火炬产业区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3)分析交通布局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互促进的关系。

(1)图中的甲地为鞍山钢铁公司,乙地为宝山钢铁公司。其钢铁工业基本形成一定的工业地域。这种工业集聚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___(选择填空)。
|
(2)图中①②③箭头均表示________资源的运输方向,箭头④表示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的________资源。
(3)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看,两个钢铁厂的区位优势分别是:
甲:接近消费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接近消费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乙钢铁厂区位选择可以看出,现代工业生产________对工厂的区位影响逐渐加强,而_______对工厂的区位影响逐渐减弱。
材料一 佛山素有“南国陶都”之称,历史上,曾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1981年,中国从意大利引进的国内第一条年产30万平方米的彩釉砖自动生产线落户佛山,从而拉开了佛山陶瓷产业现代化的序幕。到2005年底,佛山的陶瓷生产企业达到380多家,形成了由建筑、卫浴、工艺和日用等多种类型陶瓷生产集群。2007年,佛山市政府投资26亿元,总规划面积1000亩,在南庄开工建设“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佛山市政府提出,2009年9月截止,节能减排不能达到指标的陶瓷企业,将实行全面关停。到2008年3月止,佛山的380多家陶瓷生产企业,绝大部分已迁往外地,仅剩几十家政府重点扶持进行清洁生产改造的大型陶瓷企业。
材料二 我国高岭土(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2007年佛山陶瓷产业的能耗、排污量和成本分析表

(1)国内引进的第一条大型瓷砖自动化生产线选择在广东佛山落户,佛山相对于广东其它城市明显的陶瓷产业优势区位因素有
A.良好的产业基础 | B.大量廉价劳动力 | C.丰富的原料 | |
D.广阔市场 | E.发达的科技水平 | F.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 | G.政策优势 |
(3)简述佛山陶瓷生产企业纷纷外迁的主要原因。
(4)分析佛山陶瓷产业的今后发展方向。



A.精密仪表、服装厂、水产品加工厂、电解铝工厂 |
B.飞机制造厂、水果罐头厂、电视机装配厂、啤酒厂 |
C.集成电路厂、印刷厂、制糖厂、面包厂 |
D.精密仪表厂、电脑装配厂、制糖厂、可口可乐工厂 |

(1)东盟是我国近邻,长期以来,我国和东盟贸易联系主要通过 运输。泛亚铁路建成后,从新加坡到广州可经泛亚铁路、 线、 线和京广线。
(2)从资源利用角度分析,不适合在东盟布局的工业有( )
A.有色金属冶炼厂 | B.轮胎厂 | C.实木家具厂 | D.钢铁厂 |

(1)图A是 钢铁工业基地,图B是 钢铁工业基地所在地区。从钢铁工业的布局类型来看,两者都属于____型。
(2)图A表示的钢铁工业基地是我国 工业地带的组成部分。
(3)图B中所示的铁矿是____铁矿,并伴生有 矿。该地以 河为主体建立的灌溉农业区是 。
(4)图中两个地区,除都有铁矿分布外,还显示了哪些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虽然汇源与可口可乐的联姻告吹,但是其独霸果汁上游的决心不会改变。汇源再次斥巨资出手果汁上游加工基地。汇源集团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内投资建设水果加工及果汁饮料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于2009年6月底动工建设,2010年2月前实现果汁灌装线投产。
依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按主导因素划分,汇源集团在杨凌示范区内投资建设的生产项目工厂属于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 B.劳动力指向型 |
C.原料指向型 | D.动力指向型 |
A.由于果汁行业的竞争加大,汇源市场优势受冲击,需继续寻找新的增长点 |
B.掌握果汁行业的制高点——原材料 |
C.利用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
D.想独霸果汁市场,将重心由营销领域转向新产品开发 |

(1)图中代号代表的城市名称:B ,A 。
(2)从总体趋势看,A城市的 工业比重逐渐下降, 工业比重持续上升。
(3)图中三条曲线的变化反映了A城市工业由 密集型向 密集型转变的趋势。
(4)A城市工业占其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4年的24.3%迅速下降到1994年的9.2%,主要原因有( )
A.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 B.工厂转移到深圳等地 |
C.政府限制工业原料的出口 | D.工业生产持续衰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