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日本产业转移之因, 思中华强国之路。
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热潮,并持续至今。
(1) 能源: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时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重化工对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20世纪70年代,国际“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上涨,从而(________)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汇率:1985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1倍多。原来国际市场上日本产品卖1美元,升值后售价就达2美元。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________)。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3) 市场:至80年代,日本传统工业品的(________)(国内/国际)市场趋于饱和,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
(4) 劳动力: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高,另一方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的数量减少,日本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________)和(________)的双重制约。
(5) 土地: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________)洋沿岸地带。这一带用地紧张,价格昂贵,环境污染严重。促使日本企业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________)发展。
(6) 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政策明显对传统企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要么向(________)密集型转型,要么向(________)转移。
(7) 简要谈谈你的强国之路(言之有理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8 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墨西哥地形与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墨西卡利位于科罗拉多河支流纽河河畔。墨西卡利谷地中,旅游业发达,交通方便,有铁路、公路、航空与首都、国内各大城市及美国圣迭戈等联系,有下加利福尼亚自治大学等。近几年来进口原材料装配加工电子器材等新兴电子工业蓬勃发展。
(1)从地质作用及其表现形式来看,图示地区主要受_____作用的影响,多______。(4分)
(2)墨西卡利、坎昆两地,其中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能同时达到全年最大值的是____________,
坎昆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度数是________。(4分)
(3)从海陆位置和地形角度简述该国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6分)
(4)墨西卡利近年来新兴电子工业蓬勃发展,结合材料分析其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5)在坎昆气候大会上,“节能减排”备受推崇。在工业上,实施“节能减排”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6分)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8分)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

材料二  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部分出口,当地所需粮、棉、油从东北、苏北等地调入;近几年,A地许多农民出租土地,或建简易房出租,所需农产品大多从外地调入。
材料三该城市早期以劳动力密集型传统工业为主,改革开放后大量装配、加工型外资企业进入,近几年来,该城市鼓励外企和民企发展,制定较高的企业准入“门槛”,动员一些早期进入的企业转产,或迁往苏中、苏北、安徽等地。
(1)请根据图文材料说明图中a地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据图文材料指出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和布局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4分)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H国IT产业迅速发展,但该国的基本国情也使得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面临挑战,读图表,回答问题。
表1  2006年—2008年H国外投资的主要产业部门(百万美元)
现代服务业
609
金融
54
计算机制造
197
化工及相关产品
53
微电子及电器设备
198
制药业
40
现代通信工程
123
食品及日用产品
35
 
表2  2010年H国、世界平均受教育程度(%)
 
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H国
61.00
13.49
世界平均
78.60
26.42
 

【小题1】H国外资投入的主要产业部门属于
A.技术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C.资源密集型D.资本密集型
【小题2】H国第三产业出现如图所示特点的可能原因是,该产业
A.发展速度在减缓B.劳动力素质较高
C.金融业比重较小D.提供就业岗位多
【小题3】有学者提出H国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难以持续,其主要理由可能是该国
A.人口发展基数太大B.服务业发展到达顶峰
C.外资投入行业失衡D.高素质人口比重偏低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在多钟区位因素影响下,汽车制造业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汽车制造具有链条长,关联企业多的特点,既有整车生产企业,又有与之相配合的上游各零部件生产企业和下游销售服务企业,它们共同组成庞大的汽车产业链。


(1)分析从1996年到2010年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企业高密度区和中密度区的空间拓展方向。
(2)图2显示汽车制造业空间演变的一般过程,如图2a所示,在市场等因素的驱动下,在中心区形成汽车核心企业,上、下游的关联企业都集聚而来,形成由核心企业一关联企业组成的汽车产业链。如图2的b、c、图,进一步阐述汽车制造业空间演变的过程和原因。
(3)从市场、土地价格、集聚三个方面,分析区位条件对京津冀都市圈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重心就偏向那个方向。经济重心亦然。


(1)1995年至2009年期间,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么趋向?
(2)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3)简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区位条件。根据这两个事实分别说明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牵引关系。
(4)近十年来,经济重心与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空间移动特点与我国推出的重大区域开发战略相关。列举一项我国重大区域开发战略。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1 年 1 月,自治区党委、乌鲁木齐市委根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关于做大做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象区特神,作出开发区与头屯河区“区政合一"决策。下图为乌鲁木齐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先后有金风科技、八一钢铁、上海大众等国内外著名品牌企业入驻经济技术开发区,逐步形成了冶金、风电、食品饮料三大支柱产业,汽车、机械装备、新型建材、现代物流四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工程四大新兴产业。
(1)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主要是由于共同利用_______而集聚在一起,其目的是_______。根据材料分析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5 分)
(2)请说出为进一步发展四大新兴产业,该经济技术开发区还需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3 分)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1可知,钢铁产量出现明显下降的国家是 。中国自 年以来,钢铁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1990年以来,中国份额明显上升,其原因是       
(2)据图2可知, 从 年开始世界钢铁产量超过10亿吨,2000年以来,世界钢铁生产量增长速度  (高于、低于)钢铁出口量增长速度。
(3)结合图1、图2说明2009年世界钢铁出口与生产之比出现低谷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是西亚地区两个重要的国家,沙特阿拉伯盛产石油,伊朗盛产藏红花。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沙特阿拉伯及其附近地区略图和伊朗略图。

材料二:目前,沙特阿拉伯已布局了朱拜勒、延布两个大型石化生产基地。朱拜勒是石油、天然气、矿石等产地,又有方便的海路运输通道,其石化产业已形成集团化布局,以一类工业(产品为钢材、原油、化工产品等)为核心,附近是二类工业(产品为钢铁、化肥、塑料等化工产品),第三类为服务和轻工制造业,为临近企业和社区服务。延布为沙特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最西段终点,与朱拜勒工业城一样,有充足的能源供应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1)读图13,①地的气候类型是 ,②地气候特征是 ;若七月一艘油轮从图示地区出发到中国,途经阿拉伯海时是 (顺、逆)风航行。
(2)据图判断,沙特的石油集中在 地区;藏红花产地集中分布在伊朗的    地区。
(3)朱拜勒石化生产基地形成的主导区位条件是接近 ;延布石化生产基地则拥有 沿岸的深水港,所需的能源主要依靠 运输方式。
(4)分析朱拜勒石化产业集群化布局的意义。
(5)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推测和描述伊朗藏红花生长的适宜环境。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
材料二中国纺织服装加工企业转移示意图

(1)分析新疆承接纺织服装加工业的优势条件。
(2)简析东部地区保留纺织服装业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门的原因。
(3)为提高棉花产量,新疆某地区近年大力扩大棉田面积,这可能引起环境问题,以某问题为例,简析其成因及防治措施。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