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沙特阿拉伯在甲地发现了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沙特阿拉伯在甲地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 | B.能源 | C.资金 | D.交通 |
A.劳动力不足 | B.基础设施薄弱 |
C.气候炎热干旱 | D.昼夜温差大 |

(l)描述科纳克里的气温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几内亚锚士矿储量居世界首位,以出口原矿石为主。约2.5吨铝土矿生产1吨氧化铝。氧化铝可直接通过电解法冶炼金属铝。2013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和几内亚签署了集矿山、氧化铝厂、内陆运输等设施的炼铝工业合作项目。
(2)从自然环境角度,评价几内亚发鹱炼铝工业的区位条件。

【小题1】图示西部区域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反气旋频繁过境 |
B.受沿岸寒流影响 |
C.东北季风受地形抬升 |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
A.茶叶 | B.玉米 |
C.稻米 | D.天然橡胶 |
A.汽车制造 | B.精钢锻造 |
C.软件开发 | D.家具制造 |
波斯湾地区(下图)油田众多。平均每个油田储量达3.5亿吨以上,为超级大油田。石油品种多,品质好;油田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陆上的浅层区。油田的地下压力高,油井多为自喷井。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目前,沙特计划在内陆地区大力发展光伏太阳能发电,改善能源结构。

(1)分析阿拉伯半岛西南部降水量偏多的原因。
(2)分析沙特阿拉伯在世界石油贸易中竞争力强的原因。
(3)简述沙特阿拉伯在内陆地区发展太阳能产业的优势条件。
材料:下图为我国华南部分地区略图。

(1)图示区域气候类型以 为主,夏季降水特点为 。
(2)相比于深圳,广州城市等级更 ,服务范围更 。
(3)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按投入状况分,属于 型农业。
(4)从能源和交通角度,简述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甲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近些年出现湖水水位上涨的现象。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区周边风力较大且变化明显。在湖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作用下,湖区a气象站检测该地,雨季多夜雨(如图乙所示);同时年内平均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明显(如图丙)。
(2)请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纳木错夏季多夜雨的原因。
(3)分析a气象观测站8月比1月平均气温日较差小的原因。
(4)你是否赞成大规模开发纳木错周边的风能资源?请说明理由。

【小题1】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的主要月份可能是( )
A.5—6 月 | B.7—8 月 | C.9—10 月 | D.11 月至次年 4 月 |
A.提高翡翠石料的利用率 | B.降低翡翠的运输成本 |
C.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 D.提高翡翠石料的附加值 |
地中海沿岸国家盛产大理石。大理石主要由古地中海中沉积的石灰岩变质而形成。意大利有“大理石王国”之称,大理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开采历史悠久,开采加工技术先进,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一半。目前意大刺在开采本国资源的同时,也大量从周边国家进口荒料(石材初级产品)。大理石开采主要有露采(露天开采)和洞采(循着矿脉挖洞追踪开采)两种方式。与露采相比,洞采综合开采成本较低,且对地表植被破坏较少,但仍有很多地区不采取洞采。下图为意大利地理位置和大理石分布以及开采示意图。

(1)简析仍有很多地区不采取洞采的原因。
(2)简析意大利夏季气候对露采的不利影响。
安徽省阜南县面积约1800km²,人口约170万人,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缘,淮河中游北岸,平均海拔高度19.5—34米,岗、坡、洼地相间分布,小区域地形起伏跌宕,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阜南县素有“中国柳编之乡”美誉,柳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杞柳种植可上溯千年,编织历史 亦达500多年。杞柳主根深、侧根发达,多生长于沿河、沿湖地带的滩涂地。2008年享南县被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等六个部委批准为农业(林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县,柳编产业作为重点示范产业。下图为阜南县水系及气候资料图。
(2)阜南县历史上“十年九淹”,试分析阜南南部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3)分析阜南县发展柳编产业的有利条件。
(4)有关专家指出为了增加当地居民收人,该地区应扩大祀柳种植面积。 你是否同意该专家的建议,并说

澳大利亚是世界的主要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国。读澳大利亚西部区域图、该国铁矿石主要出口区域图、澳大利亚西部①②③三城市气候状况图。
回答问题。
(1)概述澳大利亚铁矿石产地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说明该国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2)比较澳大利亚西部①、③两地雨季出现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3)比较澳大利亚西部②、③两地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数量的异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