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种指数即一年内一定区域范围内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也就是一年内同一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下图是1998-2012年我国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耕地复种指数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②、③地区2007年复种指数较2006年均有所下降,其原因可能是
A.灾害损失大,农民的播种积极性降低 | B.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 |
C.市场竞争加剧,农产品出口量减少 | D.推广农业机械化显著提高了单产量 |
A.气候变暖变干旱 | B.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 |
C.国家惠农力度减弱 | D.非农产业发展迅速 |
A.地形崎岖,耕地零碎分散 | B.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
C.气候干旱,水源短缺 | D.土壤贫瘠 |
甘肃省张掖市是高原夏菜的理想产地,其夏季蔬菜品种丰富,品质优良,主要销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近年积极开拓中亚市场。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夏季蔬菜品种丰富,主要得益于( )
A.热量充足 | B.水源丰富 |
C.土壤肥沃 | D.海拔差异大 |
A.劳动力不足 | B.需求量大 |
C.多气象灾害 | D.耕地不足 |
A.储运条件 | B.产业基础 |
C.水利设施 | D.蔬菜质量 |
山东省沾化县是全国闻名的“冬枣之乡”,仅枣树一项就使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沾冬二号”冬枣含糖量高达 38%(普通冬枣25%,甘蔗12%),市场供不应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沾化冬枣能远销全国各地,主要原因是
A.栽培技术先进 | B.运输条件改善 |
C.政府支持 | D.媒体推介 |
A.气温高 | B.年降水量多 |
C.年温差大 | D.日温差大 |
材料一:宁夏中卫市(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砂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压上一层砂砾,铺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
材料二:如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甲地为宁夏。乙地为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1)试推测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试分别分析地表砂砾、薄膜覆盖对甲地西瓜生长的有利影响?
(3)相比甲地,乙地发展西瓜种植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海水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使用半咸水灌溉,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没有普通淡水稻的病虫害,抗鸟、抗虫、抗盐碱,不用打药、不用施肥、不用除草。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将海南的南繁作为海水稻重要的育种基地,在其它地方需要八年才能完成的品种培育,在这里三年基本上就可以完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海水稻技术主要改变了作物种植中的
A.品种特质 | B.气候条件 | C.灌溉方式 | D.土壤肥力 |
A.化肥 | B.农药 | C.劳动力 | D.淡水 |
A.气候 | B.地形 | C.土壤 | D.水源 |

【小题1】王某改种草莓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 B.政策 | C.技术 | D.市场 |
A.冬季气温偏高 | B.冬季气温偏低 |
C.冬季降水偏多 | D.冬季降水偏少 |
A.培育良种 |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C.改良土壤 | D.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
左图为“亚洲水稻分布图”,右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的地区是东亚、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地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
(3)我国①④两地比较,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更好的是______地;③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
(4)①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5)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
哈密瓜的原产地是新疆鄯善县,新疆大部分地区都产哈密瓜,最优质的哈密瓜产于南疆的伽师县哈密和吐鲁番盆地。从1992年起,科学家采用杂交辐照等多种手段经过8年的时间终于培育出适于东南部沿海和南方种植的哈密瓜新品种。之后,南方开始种植哈密瓜。2010年夏天,新疆人大举南下,将新疆特产—哈密瓜输送到南方各大小城市进行销售。
据此完成第下面小题。【小题1】南方人在当地种哈密瓜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条 | B.科技和市场 |
C.土壤肥沃 | D.地形条件 |
A.距离市场近 | B.交通便利运费低 |
C.水源充足 | D.光照强,日温差大,质量好 |

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
①旱涝
②台风
③高温
④风沙
⑤寒潮
⑥盐碱化
⑦缺水
⑧低温
A.①④⑥⑦ | B.①②③④ |
C.③④⑤⑦ | D.②③④⑧ |
材料1: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该地区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

材料2:

(1)基塘农业主要分布在图中的_____地,影响该农业地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主要是______。
(2)简述A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3)分析B地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