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的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间一般出现在
A.12 月~次年 1 月 | B.3~4 月 |
C.7~8 月 | D.10~11 月 |
A.广阔的耕地面积与市场 | B.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 |
C.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 D.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
如下图所示,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光照 | B.水分 | C.热量 | D.土壤 |
A.劳动力成本低 | B.生产技术先进 |
C.种植历史悠久 | D.能源供应充足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油橄榄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图a)区。有些品种的橄榄树在一8℃至-10℃的短时低温也不致受到伤害,但不能长时间低温。在接近0℃温度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为丰收打下基础。土壤疏松透气,且PH值在0.5-8.O之间油橄榄会生长更好。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昆明市郊林场引种一批来自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树苗,初来乍到的油橄榄树生长迅速,但同时出现了挂果率低,饱受病虫害折磨等“水土不服”现象。70年代,甘肃陇南地区(图b)引进油橄榄试种,经过科研论证,发现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目前,油橄榄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疗、美容、化工等行业,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橄榄油3.86万吨。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鲜果产量占全国的91%,橄榄油产量3000多吨,占到全国的93%,成为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

(1)说明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种在昆明地区“水土不服”的自然原因。
(2)试解释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的原因。
(3)始于兰州,经白龙江河谷至重庆的兰渝铁路即将全线贯通。说明兰渝铁路建成后对该地区油橄榄产业的积极影响。

【小题1】制约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光热、降水 | B.土壤、水源 |
C.风向、地势 | D.地形、河流 |
A.水土流失 | B.沙尘暴 |
C.土地盐渍化 | D.洪涝灾害 |
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居乐业”联系起来。叫做“天府”的地方应该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中国历史上曾有7个地区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2008年中国又评选出了十大“新天府”。

(1)东北三江平原被评为“新天府”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其所产粮食品质高,绿色生态,请说出原因?
(2)成都平原和太湖平原作为“老天府”,与呼伦贝尔和伊犁河谷这两个“新天府”相比,突出的自然优势条件是什么?
(3)三江平原从解放初“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1999年,北大荒全面停止开垦湿地,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现又被评为“新天府”。试分析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均耕地多 | B.高速铁路的建设 |
C.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 | D.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 |
A.气候条件 | B.铁路运输 | C.生产水平 | D.市场需求 |
我国南部沿海盛产甘蔗,春季蔗农在沟里播下蔗苗(左图)。初夏待甘蔗出苗生长后重新挖沟翻土耕作,使原甘蔗所在的沟成为垄,直至甘蔗收获(右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春季比,初夏翻土后甘蔗生长在垄上有利于( )
A.实现秸秆还田 | B.通风透光保肥 |
C.增大昼夜温差 | D.防止风力侵蚀 |
A.光照 | B.地形 |
C.水分 | D.土壤 |

【小题1】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A.政策 | B.市场 | C.地形 | D.气候 |
A.杭州市附近 | B.长春市附近 | C.福州市 | D.烟台市 |
A.土壤肥力 | B.热量条件 | C.河流汛期 | D.降水总量 |
第23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于2014年4月16日举行开幕式。菏泽市为我国的“牡丹之乡”,牡丹种植已有几百年历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2012年初,国家林业局将荷泽市列为全国专用牡丹生产基地试点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国家林业局选择在菏泽市建设专用牡丹生产基地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
C.临近黄河,水源充足 | D.种植历史悠久,市场广阔 |
A.水源 | B.土壤 |
C.市场 | D.技术 |
A.便利的交通和先进的保鲜技术 | B.适宜的气候 |
C.廉价的劳动力 | D.优越的政策 |
材料一:山东省沾化县是我国晚熟鲜食枣“沾化冬枣”的原产地。沾化冬枣栽植历史悠久,自明朝年间始即为宫廷贡品,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沾化冬枣喜光性强,适应能力强,凡花期(沾化花期一般为6月中上旬)日均温度能够达到20度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花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 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广。近年来,由于全国各地纷纷引种,导致市场充斥着各种品牌的冬枣。沾化冬枣价格急剧下降,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下图中的P地为山东省冬枣主产区。
材料二:近年来沾化全面推广林下种养模式,即在枣园散养几千只笨鸡,鸡采食冬枣园里的杂草、野菜、昆虫,或者利用冬枣树下闲余地,规模种植大青叶、金银花等中药材。

(1)浙江金华,湖南长沙等地均有冬枣示范园区。和山东沾化比较,分析这些地区优势气候条件对发展冬枣种植业的影响。
(2)分析沾化冬枣种植推广林下种养模式的好处。
(3)请为拓展山东沾化冬枣的国内消费市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