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棕属木本油料植物,喜高温、湿润和强光照环境,每天日照5小时以上的地区最为理想。油在种植后3年内就可产果榨油,经济寿命为25~30年。油果含油量高达50%,油粽亩产油量是大豆的近10倍,有“世界油王”之称。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及出ロ国,棕油价格相对油十分低廉,是目前国际贸易最大的植物油品种。该国东部的沙巴州(如下图)油棕种植面积为120多万公顷,占国内油粽种植因总面积的30%。沙已州政府于2005年开始在拿笃镇打造棕油エ业综合区,将棕油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整合,打造集原材料种植、生产加工、物流运輪于一体的综合园区。棕油及其加工产品用途比較广泛,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制皂业以及精细化工工业。

(1)指出沙巴州种植油棕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马来西亚棕油价格相对美国豆油十分低廉的原因。
(3)分析沙巴州棕油主要出口中国而不出口印尼的原因。
(4)分析沙巴州计划将棕油工业综合区建在拿笃镇的原因。
酒泉市是典型的戈壁绿洲城市,耕地和绿洲资源稀少。近年来,酒泉市出台奖补和扶持政策,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载体,加大科技投入,生产特色农产品,建成国家级戈壁农业示范基地。玉门镇的农业示范园在建造温室大棚时,先将地面深挖2米,再回填1米深的客土(指别处的土壤),有效的克服了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
【小题1】酒泉市发展戈壁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A.日照时间长、光照强 | B.昼夜温差大 |
C.气候干旱,降水少 | D.大气透明度高 |
A.保证土层疏松 | B.降低地表海拔 |
C.增大昼夜温差 | D.增加土壤厚度 |
A.以满足本地市场为主 | B.提高空运水运保鲜技术 |
C.依靠互联网销售平台拓宽市场 | D.聚焦中低端市场为主 |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
A.高度发达的交通网 | B.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
C.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 D.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 |
A.种类多 | B.形式新颖 | C.新鲜度高 | D.品质佳 |
①水热条件 ②地形条件 ③市场条件 ④光照条件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简述P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图中O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有明显规律,试推测该规律的形成原因。
(3)判断M地区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4)简析图中B区域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5)2015年4月25日图中A区域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0亿美元。试分析此次地震造成该地区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曾经是世界上水文状况最复杂的河流之一。罗讷河的洪水依照河段不同,出现在不同的季节。
材料二:自1980年代以来,罗讷河流域进行了综合开发,为法国近代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下图为罗讷河流域(法国境内)地形、水系与开发模式图。
材料三:罗讷河流域是法国重要商品农业区,目前已形成北部粮食、奶制品和牛肉,南部葡萄、酒、蔬菜、橄榄油的产业格局,每年向世界大量出口各类优质农产品及其相关制品。

(1)描述罗讷河的水系特征。
(2)判断里昂和马赛两地洪水出现的不同季节,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分析罗讷河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及其低坝的优势。
(4)根据农业区位知识,评价罗讷河流域农业产业格局的合理性。
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O℃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下图是某年2月4日-6日我国部分地区霜冻线分布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造成甲地附近霜冻线闭合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特征 | D.人类活动 |
A.T甲>T乙>T丙 | B.T甲>T丙>T乙 |
C.T丙>T甲>T乙 | D.T丙>T乙>T甲 |
A.持续升温,缓解甲地的供暖压力 | B.大风来袭,有利于乙地雾霾扩散 |
C.水面封冻,影响丙地港口的通航 | D.降温显著,威胁三地春小麦播种 |
乌江镇位于黑河中游,盛产“乌江贡米”。乌江贡米种植始于唐代,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 上世纪 80 年代,乌江镇引进外地高产品种,传统的乌江贡米种植面积逐年萎缩。2000 年,黑河开始实行分水制(每年将上游来水的 60%分给下游),此后,张掖市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种子繁育农业。2013 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由于制种玉米面积产值逐年上扬,水稻种植面积逐年缩减,“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2016 年,乌江镇建起“乌江贡米”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恢复“乌江贡米”生产。

(1)分析乌江贡米品质优良的气候因素。
(2)说明“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的原因。
(3)分析乌江镇恢复“乌江贡米”生产的原因。
河套灌区是我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河套灌区属于没有引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区,该灌区年引黄河水量为50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灌区农作物灌溉分夏灌、秋灌和秋后灌三个阶段,夏灌从每年5月上旬到6月底,秋灌从9月初到9月中旬。这两个阶段的灌水都是农作物生长期的灌溉。秋后灌溉是作物收割后的储水灌溉,每年从10月初开始到11月初结束,是该灌区一年中灌水量最大的一次。长期以来,河套灌区由于灌水较多,而排水工程没有跟上去,土壤盐碱化日趋加剧,严重影响灌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如图为河套灌区区域图。
(2)简述河套灌区发展对乌梁素海的影响。
(3)从水循环角度,简述河套灌区土壤盐碱化日趋加重的原因。

【小题1】城市附近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是
A.地价 | B.交通 | C.技术 | D.市场 |
A.粮食,蔬菜 | B.粮食,水果 |
C.蔬菜,粮食 | D.蔬菜,水果 |
①劳动力数量变化
②水果经营面积变化
③蔬菜经营面积变化
④城市用地面积变化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