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O℃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下图是某年2月4日-6日我国部分地区霜冻线分布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造成甲地附近霜冻线闭合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特征
D.人类活动
【小题2】T甲、T乙、T丙分别表示甲、乙、丙三地2月4日-6日的平均气温,推断最可能的是
A.T甲>T乙>T丙
B.T甲>T丙>T乙
C.T丙>T甲>T乙
D.T丙>T乙>T甲
【小题3】图中反映的天气变化,可能会带来( )
A.持续升温,缓解甲地的供暖压力
B.大风来袭,有利于乙地雾霾扩散
C.水面封冻,影响丙地港口的通航
D.降温显著,威胁三地春小麦播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11:15: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小题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小题3】未来发展,农业生产布局最终取决于何种区位因素
A.科技条件
B.劳动力条件
C.交通条件
D.市场条件
同类题2
读“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B
,
省会:C
,D
。
(2)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此特征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
(3)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是什么?
(4)2002年2月17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如下图)这主要是因为: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堵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5).Q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水热条件好 B.土壤肥沃
C.灌溉水源充足 D.地势低平
同类题3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两河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季甲河流量大于乙河
B.夏季甲河流量小于乙河
C.冬季甲河流速慢于乙河
D.夏季甲河流速慢于乙河
【小题2】该区域物种资源丰富,与之相关的因素主要是( )
①水热条件 ②台风 ③地质条件 ④地形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3】有关该岛屿人文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森林广布,以迁移农业为主
B.耕地多水田,旱地分布较少
C.产业园集中分布于人口最稠密区
D.以铁路交通为主,公路交通落后
同类题4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时等压线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1)福州此时吹________风,图中虚线甲为________(填“冷”或“暖”)锋锋线。
(2)B山山麓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区域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与该农业地域类型密切相关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转移的产业主要是________密集型产业,对转入地产生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
(5)A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简析其形成原因。
同类题5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半期最适宜温度为15~18℃,后半期最适宜温度为12~14℃。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为争占“5.1”节假日市场,甲地种植该作物需要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全过程()
A.黑网降温
B.温度控制
C.地膜增温
D.人工增雨
【小题2】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种植期是()
A.3~4月
B.5~6月
C.8~9月
D.10~11月
【小题3】在自然状态下,乙地种植该作物比甲地()
A.病虫害少
B.水源丰富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