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题1】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9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 a为表示花卉,b 表示果蔬, 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 B.土壤和水源 | C.市场和交通 | D.政策和劳动力 |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
材料一 西气东输三线[1]是继西气东输二线之后,我国第二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陆上通道,主供气源为来自中亚国家的天然气,补充气源为疆内煤制天然气。西气东输三线[2]包括一条干线、五条支干线、三条支线,总投资1160亿元。西气东输三线西起霍尔果斯口岸,东至福州市。西气东输三线西起霍尔果斯口岸,东至福州市。管道首站西起新疆霍尔果斯,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区,东达末站福建福州,设计年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这些天然气可将中国天然气消费比例提高1至2个百分点,每年可替代7680吨煤炭,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6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这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国际能源合作具有重大。
材料二 相关示意图

(1)新疆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如棉花、西红柿品质优良,分析其优势条件
(2)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传统民居呈现出诸多不同。试从图中信息分析新疆和广东在气候方面的主要差异。
(3)试从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简要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1)写出图中各河的名称:① ;② ;③ 。三图中,水能资源最为集中的是 图。
(2)甲地在农业开发利用上的优势是 ;劣势是 。
(3)请对乙图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几点建议。
(4)三地相对而言,丙地自然环境保存较完好,其原因是什么?

【小题1】苹果主产于暖温带,喜温凉,我国西南地区成为苹果的适宜产区的影响因素及与北方产区相比其优势分别是
A.纬度较低 品质优 |
B.土壤肥沃 品质优 |
C.光照充足 鲜果上市时间早 |
D.海拔高 鲜果上市时间早 |
A.地下水丰富 |
B.热量条件更为优越 |
C.气候的大陆性特征突出 |
D.土壤以沙质土壤为主,富含有机质 |
材料一:下图为“福建省年等降水量线等要素分布图”。

材料二:茶树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耐酸怯碱。福建安溪铁观音位居“十大名茶”之列,此茶采用当地优质茶叶为原料,结合传统工艺加工而成。
材料三:福建莆田是海洋大市,国土资源三份陆七份海,海洋产业成为本市的经济支柱,近几年涌现出一批像“蛤老大”(蛤蜊,一种海洋贝壳类生物)一样的知名企业。下图为福建莆田蛤老大企业集团模式图。

(1)归纳福建省年降水量线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简述福建安溪盛产优质茶叶铁观音的区位优势。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莆田发展海洋产业的有利条件。
【小题1】为了研究耕地面积的空间变化,可以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 B.GIS | C.GPS | D.RS和GIS |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
A.耕地面积广 | B.生产规模大 |
C.机械化水平高 | D.人口较少 |

(1)比较甲乙两区域内的相关地理状况,完成下列表格。
| 甲 | 乙 | |
农业地域类型 | | | |
主要粮食作物 | | | |
农业 发展的 自然 条件 | 有利 方面 | | |
不利 方面 | | |
(2)从气候、河流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甲地区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小题1】甲、乙、丙三省可能分别是
A.黑、新、滇 | B.新、黑、琼 | C.琼、豫、黑 | D.冀、琼、黑 |
A.甲省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 B.江西以谷物生产为主,是因为平原面积广大 |
C.浙江谷物投入比重降低,是因为种植结构调整 | D.乙省蔬菜投入比重降低是由于退耕还湿 |
荷兰临北海,地势低洼,近40%的土地低于海平面,有“低地之国”之称,常常受到海潮的侵蚀。于是荷兰人修筑围堤,与海争地。1932年,荷兰人筑起宽90米,高出海面7米的拦海大堤,把须德海湾与北海隔开,形成了艾瑟尔湖,围垦了大量土地发展农业。花卉是荷兰的支柱产业,享有“欧洲花园”的美称。荷兰把美丽送到世界各个角落,花卉出口占国际花卉市场的40%~50%。荷兰80%的原料靠进口,60%以上的产品供出口。对外贸易的80%在欧盟内实现。商品与服务的出口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5%。电子、化工、水利、造船以及食品加工等领域技术先进;金融服务和保险业发达;陆、海、空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是欧洲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农业高度集约化,农产品出口额居世界前列。

(1)分析荷兰拦海大坝建设后,艾瑟尔湖水水质变差的原因。
(2)分析荷兰鲜花产业闻名世界的原因。
(3)借鉴荷兰在经济发展上的经验,我国可以在哪些方面与之合作?
①扩大耕种面积 ②增加农作物熟制 ③防止水土流失 ④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