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所示为我国不同地区某年粮食生产效率。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项目
人力投入量
自然资源效率
人力效率
劳动力
(d/hm2)
粮食/耕地
(kg/hm2)
粮食/劳动日
(kg/d)
全国平均
199.5
4 377
21.94
西北省份
213.5
2 833
13.86
西南省份
312.3
3 979
12.69
东南省份
169.4
5 665
12.69
东北和新疆
119.4
4 908
42.25
 
【小题1】表中所示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地区及其原因分别为( )
A.东南省份精耕细作B.东北和新疆劳动力廉价
C.东南省份科技水平高D.东北和新疆机械化水平高
【小题2】自然资源效率最低地区与最高地区相比,其种植业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水热配合好 ②昼夜温差大 ③光照充足 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滇、黔两省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在黔东南的从江山区,当地侗族有一种小规模的传统的有机农业生产——“稻鱼鸭”生态农业复合系统。当秧苗插进稻田时,放进鱼苗,等鱼苗体长超过5厘米时,人们再放入雏鸭。该农业生产模式已成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同时,随着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当地政府为了大力推广该经营模式,在农业技术充分保障的同时,还通过政策倾斜极力争取吸引农民工返乡务农。
(1)分析云南省近年来航空运输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
(2) 试分析当地发展“稻鱼鸭”农业模式的区位优势。
(3)小明建议滇、黔两省区应大力依靠本省水能丰富的条件发展动力指向型工业,小亮则从环境的角度提出了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区位条件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
 
 
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
 
(2)沪宁杭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该地区自古就是国家的粮仓,曾经向北方地区输送了大量的粮食,但近些年由粮食的输出区变成了粮食输入区,试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地气候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月均温
(℃)
7月均温
(℃)
6~8月降水量
(mm)
12月~次年2月
降水(mm)
年降水量
(mm)
主导风向
-6.4
23.8
429
85
685
冬季:偏北风
夏季:偏南风
 
【小题1】关于该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经济作物是甜菜
②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
③农作物一年一熟
④农作物两年三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该地的河流()。
A.流量季节变化大B.含沙量小
C.冬季断流D.春季有凌汛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制约②地农业发展不利自然因素主要有()。
A.人均耕地面积少B.农业投入少
C.土壤贫瘠D.水旱灾害频发
【小题2】四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中,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与其它三地不同的是()。
A.①地以畜牧业为主,其它三地以种植业为主
B.②地农产品以自给为主,其它三地农产品供应国际市场
C.③地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其它三地以中小型为主
D.④地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最优,其它三地的水旱灾害较频繁
【小题3】下列关于③地农业区位因素的不正确叙述是()。
A.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B.工业基础好
C.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D.土壤肥力高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西班牙柑橘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专门化生产。读下图,西班牙柑橘生产布局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柑橘产区按早、中、晚熟品种布局,主要是为了
A.降低运输成本B.提高单产
C.提高作物品质D.延长市场供应期
【小题2】西班牙柑橘生产布局专门化的优点是
①便于机械化生产
②充分利用劳动力集中的优势
③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光热优势
④便于集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下面是我国目前部分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2: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小题1】比较甲(松嫩平原)、乙(江淮地区)两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格①②③。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光热、水源较充足

 
【小题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分析其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有哪些?
【小题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2)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
(3)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字母A、B表示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 )
A.秦岭渭河谷地
B.贺兰山宁夏平原
C.横断山雅鲁藏布江谷地
D.祁连山河西走廊
【小题2】在图中字母B所在地区进行农业活动时,应当注意的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石漠化C.环境污染D.次生盐碱化
【小题3】B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热量丰富,降水充足
B.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C.灌溉水源丰富,光照充足
D.地广人稀,水热充足
【小题4】城市C发展工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是 ( )
A.矿产资源丰富B.交通运输便利C.科学技术发达D.旅游资源丰富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小题2】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