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顾名思义,即适宜人类居住(工作、生活)的城市。建设宜居城市已成为世界潮流。除了宜居城市,我们还可以引入一个“移居城市”的概念——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来此定居的城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但在部分人心目中,北京是很难和宜居画上等号的。你认为北京不宜居的原因有()
①国际化都市 ②蜂拥的人群 ③恶劣的空气
④艺术的圣地 ⑤高价的住房 ⑥拥挤的交通
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⑤⑥
【小题2】珠江三角洲的东莞成为典型“移居”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B.海陆交通便利
C.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D.水热充足,气候宜人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最近十年间,浙江省城镇化率从56.4%上升到65.8%。大量小城镇在分散的状态下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浙江城市化实现跨越的一个重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浙江省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主要原因是
A.政策的需要
B.农民盲目地进城找工作
C.浙江经济的稳步、高速发展
D.浙江省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小题2】浙江省小城镇培育建设
A.会导致大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
B.会带来农村耕地的浪费和污染
C.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异
D.能彻底解决城市交通紧张问题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海绵城市”指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对就地渗透、吸收、存蓄雨水;遇到干旱时再将存蓄的雨水“吐”出来,加以循环利用。因此,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让城市像海绵一样,更具生态魅力。2015年4月,济南市获批成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读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及指标分解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海绵城市”的理念利用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大气循环B.水循环
C.生物循环D.岩石圈物质循环
【小题2】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
① 水资源化利用   ②缓鳃城市内涝
③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④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3】为了完成“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济南市需大力推行的合理措施有
A.大型地下管网建设B.开挖大型湖泊
C.建设下凹式绿地D.硬化河床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加剧发展时期,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为承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但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也出现了城镇化不彻底现象,表现为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进而导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甚至出现“空城”等一系列问题。下图示意南昌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04-2010年,南昌市城镇化的总体特征是()
A.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B.人口城镇化快于土地城镇化
C.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D.人口与土地相互依赖程度逐年降低
【小题2】南昌市最可能出现“空城”风险的时间是()
A.2007年B.2008年C.2009年D.2010年
【小题3】南昌市为提升城镇化质量,可以()
A.提高人口城镇化的户籍门槛B.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C.调整用地结构,注重均衡发展D.降低城市产业集聚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陆上“丝绸之路”起点是 省西安市,在气候类型上属 气候。下列四幅农作物景观图在起点城市附近最可能拍摄到的是  (选择填空),导致“丝绸之路”沿线农业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2)“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加强道路联通,除利用现有的亚欧第二铁路大陆桥外,还与中亚、西亚地区共同发展铁路运输网,这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是

(3)“海上丝绸之路”向西进入印度洋之前,沿线国家城市化特点是  
,是 (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
(4)图中“海上丝绸之路”终点处于 气候区,它与同纬度季风气候在气候特点方面的最大的区别是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小题2】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 )
A.M、P、NB.M、N、PC.M、M、ND.P、P、N
【小题3】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
A.交通B.政策C.市场D.生活习惯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产业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小题2】造成该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过快B.区位选择变化
C.职业收入差异D.产业结构升级
【小题3】就地式城市化对当地的影响是( )
A.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B.扩大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异
C.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两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深圳和喀什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河流众多B.科技发达
C.地理位置优越D.交通发达
【小题2】甲、乙两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A.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交通线分布
B.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矿区分布
C.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D.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1800—2008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B.工业化速度比城市化速度快
C.属发达国家
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髙
【小题2】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A.技术导向型产业B.资源导向型产业
C.能源导向型产业D.现代服务业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左图示意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下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左图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 )
A.防止人为践踏B.美化城市环境C.阻挡雨水杂物D.减少建设成本
【小题2】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 )
A.热岛问题B.内涝问题C.拥堵问题D.大气污染问题
【小题3】右图中若路面、种植池宽度均相同,下列城市的路缘石高度最大的可能是 ( )
A.高雄市B.重庆市C.北京市D.乌鲁木齐市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