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产业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小题2】造成该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区位选择变化
C.职业收入差异
D.产业结构升级
【小题3】就地式城市化对当地的影响是( )
A.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
B.扩大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异
C.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
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3-05 09:50: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引起
A.农业人口比重下降
B.绿地面积减少
C.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D.经济发展趋缓
同类题2
2016年夏季,我国部分城市遭遇了严重的城市内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城市内涝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城市地表硬化面积过大,导致地表径流量增大
②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易导致降水强度增大
③城市建设导致市区蒸发量减小
④城市管网不完善,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发展速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2】下列措施对减轻城市中心区内涝作用较小的是 ( )
A.植树种草、建设绿地
B.路面硬化多用渗水方砖,增加下渗
C.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同类题3
下列图表回答,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摄氏度)。
(1)图1、图2和表中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
(2)由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____。
(3)解释图2人口集中分布在0—200米的原因是____。
(4)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有____ (多项选择)
A.经济状况
B.交通条件
C.历史文化
D.政策法规
同类题4
关于城市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
B.工业、副业、手工业、建筑业集中
C.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
D.教育、科技、文卫事业发达
同类题5
下列不属于推动城市化发展因素的是 ( )
A.就业机会多
B.文化设施齐全
C.交通便捷
D.人口增长快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