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是美国著名的工业城市
20世纪初,底特律因优越的区位条件,发展为世界“汽车之都”。20世纪中期以来,受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13年11月底特律因财政等问题而宣布破产。

(1)读上图说出底特律1900年以来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并简述引起其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陕西“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
材料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分为五大组团:空港新城,以临空产业为主;沣东新城,以高新技术为主;秦汉新城,以生态、文化和商业为主;沣西新城,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泾河新城,以低碳产业为主。
(2)读上左图,描述西安市的地理位置。
(3)结合资料和上右图,分析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20世纪初,底特律因优越的区位条件,发展为世界“汽车之都”。20世纪中期以来,受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13年11月底特律因财政等问题而宣布破产。

(1)读上图说出底特律1900年以来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并简述引起其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陕西“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
材料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分为五大组团:空港新城,以临空产业为主;沣东新城,以高新技术为主;秦汉新城,以生态、文化和商业为主;沣西新城,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泾河新城,以低碳产业为主。
|

(3)结合资料和上右图,分析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城市化区位熵Q=S/P,S为该省的城市化水平,P为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下表为2013年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总人口及城市化区位熵,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下列省区乡村人口比重最大的是
【小题2】如果四省是广东、云南、辽宁、四川,那么最可能代表四川的是
【小题3】“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小题1】下列省区乡村人口比重最大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土地资源浪费 |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
C.城乡协调发展 |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
读图甲、图乙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福建省全境及浙、粤、赣三省部分地区,其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目前台资企业占福建外资企业总数的21%,投资总额达86.05亿美元。
材料二 泉州市素有“民办经济特区”之称,民营经济是该市的经济支柱,主要以服装、运动装备、石雕等轻型加工业为主。2007年民营经济的生产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2%;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1%,比2000年提高了12%,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
(1)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国茶的代表。分析说明福建种植乌龙茶有利的自然条件。
(2)结合材料一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
(3)结合材料二分析相对于全省来说泉州市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

材料一 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福建省全境及浙、粤、赣三省部分地区,其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目前台资企业占福建外资企业总数的21%,投资总额达86.05亿美元。
材料二 泉州市素有“民办经济特区”之称,民营经济是该市的经济支柱,主要以服装、运动装备、石雕等轻型加工业为主。2007年民营经济的生产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2%;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1%,比2000年提高了12%,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
(1)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国茶的代表。分析说明福建种植乌龙茶有利的自然条件。
(2)结合材料一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
(3)结合材料二分析相对于全省来说泉州市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
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据40年的遥感监测,深圳市在1973~2013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深圳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圳城市重心的迁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读图乙,简述深圳建成区面积变化特点。
(4)深圳城市化进程过快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图中所示深圳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圳城市重心的迁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读图乙,简述深圳建成区面积变化特点。
(4)深圳城市化进程过快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下图为北京某时刻交通道路实况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交通管理者获得路面实况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GPS ②GIS ③RS ④数字地球
【小题2】下列措施中,对缓解北京城市交通拥堵效果不明显的是

【小题1】城市交通管理者获得路面实况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GPS ②GIS ③R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加强城市规划,缩短出行距离 |
B.倡导公交优先,鼓励绿色出行 |
C.利用“互联网+”,管理城市交通 |
D.集中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布局 |
城市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般认为城市化过程可分为初始阶段、加速阶段和成熟阶段。而城市化速度变化则可用倒“U”行曲线来表示。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城市化速度曲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城市化速度曲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点前,城市化发展缓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低 |
B.M点至P之间,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服务化逐渐凸显 |
C.P点至N点之间,处于城市化的快速阶段 |
D.N点后,城乡之间统筹发展 |
A.—个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必定会经历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
B.发达国家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C.城市化水平越髙,环境污染越严重 |
D.城市化的发展会占用宝贵的耕地资源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道路拥挤导致的交通事故是许多大城市存在的日益严重的问题。下表列出的是部 分国家特大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据
材料二 据有关资料表明汽车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一氧化碳会导致人体各部分组织缺氧,特别是人脑组织和心脏缺氧后会很快进入昏迷状态,严重者会死亡。氮氧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会影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导致人们患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含铅空气,还可引起慢性铅中毒。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噪音会对人的听力、生理功能等造成不良影响。
(1)上述材料表明: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除第(1)题中所述环境问题外,还有哪些常见的城市环境问题?(至少回答三个)
(3)征对当前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请你提一些合理化建议。(至少写四点)
材料一 道路拥挤导致的交通事故是许多大城市存在的日益严重的问题。下表列出的是部 分国家特大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据
城市 | 每10万人中死亡人数 |
洛杉矶 | 17.5 |
底特律 | 14.7 |
芝加哥 | 10.5 |
巴黎 | 12.5 |
伦敦 | 10.2 |
东京 | 7.2 |
马尼拉 | 8.2 |
卡拉奇 | 8.6 |
(1)上述材料表明: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除第(1)题中所述环境问题外,还有哪些常见的城市环境问题?(至少回答三个)
(3)征对当前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请你提一些合理化建议。(至少写四点)
读福建省城市化发展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福建省1982年至2005年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2)概括2005年福建省城市等级体系的主要特点。
(3)说明高速公路的修建对福建省西部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1)归纳福建省1982年至2005年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2)概括2005年福建省城市等级体系的主要特点。
(3)说明高速公路的修建对福建省西部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农村空心化是指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向外围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原宅基地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不良演化过程。我国某些地方已有农村空心化现象。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农村空心化产生的问题是()
【小题2】下列不属于农村空心化整治措施的是()

【小题1】下列不属于农村空心化产生的问题是()
A.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增加 | B.住宅分散,不利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
C.村庄土地闲置和新建房占用耕地 | D.农村组织结构松散,管理难度加大 |
A.撤乡并镇、迁村并居 | B.退宅还田,集约经营 |
C.集体土地盘活流转 |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读《某地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

(l)1980年时,秸秆基本上都是当作燃料燃烧的。分析这样做对农业生产产生的不利影响。
(2)2003年当地农业部门结构呈现 的新格局,这样的结构调整对当地生产、生态和农民生活的影响是 。
(3)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该地的农业用地可能会逐渐减少,试分析针对这种情况该地应如何发
展,才能提高其经济效益?

(l)1980年时,秸秆基本上都是当作燃料燃烧的。分析这样做对农业生产产生的不利影响。
(2)2003年当地农业部门结构呈现 的新格局,这样的结构调整对当地生产、生态和农民生活的影响是 。
(3)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该地的农业用地可能会逐渐减少,试分析针对这种情况该地应如何发
展,才能提高其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