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小题1】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
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 | B.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 |
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 | D.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
读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世界相比,中国的城镇化
【小题2】影响近4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与世界相比,中国的城镇化
A.起步晚,发展速度慢 |
B.起步晚,发展速度快 |
C.起步早,发展速度慢 |
D.起步早,发展速度快 |
A.人口数量增加 | B.经济水平提高 |
C.环境质量改善 | D.自然资源开发 |
读我国某地1990年与2010年土地利用比较图(比例尺均为1:2000000),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1990年相比,2010年图示区域
【小题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图中甲区域(虚线圈内)最可能

【小题1】与1990年相比,2010年图示区域
A.植物蒸腾量增加 | B.地下径流减少 |
C.降水一定增多 | D.城市热岛效应无明显变化 |
A.改种水稻,以增加粮食供给 |
B.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
C.发展乳畜业,提供乳、肉、禽、蛋 |
D.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立体农业 |
读某城市城区示意图,该城市主城区的面积为60平方千米,回答下题。

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四个地点的地面坡度最大的是( )

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四个地点的地面坡度最大的是( )
A.e地 | B.h地 | C.q地 | D.f地 |
读海绵型城市道路建设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植生滞留槽”对城市水循环的影响是
【小题2】“植生滞留槽”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

【小题1】图中“植生滞留槽”对城市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水汽蒸发 |
B.增加雨水下渗 |
C.减少大气降水 |
D.地表径流变率减小 |
A.减轻城市污染 | B.调节城市气候 | C.根治城市内涝 | D.缓解交通拥堵 |
近日,湛江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海绵城市”的口号。海绵城市(下图所示)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小题2】图示事物主要作用
【小题3】建设城市绿地采用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主要作用是

【小题1】下列地区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A.华北平原 |
B.内蒙古高原 |
C.塔里木盆地 |
D.青藏高原 |
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深层地下水 |
B.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
C.河流、湖泊可以调节多雨期和少雨期的降水量 |
D.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
A.降低降水造成的水土流失 | B.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
C.减轻土壤的盐渍化现象 | D.加强生物和环境多样化 |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读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城镇常住人口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指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小题1】上述图文材料表明:
【小题2】下列措施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不相符合的是:

注:(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城镇常住人口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指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小题1】上述图文材料表明:
A.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
B.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享受了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 |
C.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快速融入了城市社会 |
D.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减轻,有利于社会稳定 |
A.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
B.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
C.各城市大力发展地铁,有效保护城市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 |
D.大幅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 |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特大城市热岛效应强度(UHI)的季节和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一年中,该城市()
【小题2】由图乙可以判断,该城市的热岛效应强度()
【小题3】热岛效应强度日变化的季节差异反映出()

【小题1】一年中,该城市()
A.夏季热岛效应强度最弱 | B.秋季热岛效应强度最强 |
C.春季多大风降低了热岛效应强度 | D.热岛效应强度与风速呈正相关 |
A.中午前后强度最大 | B.日较差小于年较差 |
C.冬季的日变化幅度最小 | D.与气温日变化呈负相关 |
A.春季郊区气温日较差最小 | B.夏季郊区的植被长势最好 |
C.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差异 | D.日变化与昼夜长短无相关性 |
下图为某城区略图(阴影部分为城区),甲为过境干道,乙为规划干道。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丙地规划为商业用地,其适合布局
【小题2】未来城市发展规划较合理的是

【小题1】若丙地规划为商业用地,其适合布局
A.汽车销售 | B.日用小百货 |
C.蔬菜市场 | D.医药商店 |
A.向西北方向扩展城市规模 |
B.丁地块发展不锈钢产业园 |
C.向规划道路方向建设新区 |
D.过境干道改造成高速公路 |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图中工业区最有可能的是
【小题2】据图中SO2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最有可能为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图中工业区最有可能的是
A.钢铁工业 | B.石油化工 |
C.机械制造 | D.大型服装 |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