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企业厂址与原料和产品运费的关系,等值线数值表示每万元产值的运输费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及该企业可能的描述分别是()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及该企业可能的描述分别是()
A.靠近山脉饮料厂 |
B.靠近河谷化工厂 |
C.靠近铁路线制糖厂 |
D.靠近农业带机械厂 |
A.东部的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 |
B.东部的地面起伏大于西部 |
C.北部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南部 |
D.北部的地面起伏大于南部 |
按甲、乙、丙、丁顺序分别对应的国家是 ( )


A.中国、英国、美国、日本 |
B.美国、英国、日本、中国 |
C.英国、美国、日本、中国 |
D.英国、日本、中国、美国 |
读“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的GIS图像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
【小题2】北京在城市化过程中,建设了一些国家森林公园,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衡量,其意义是()

【小题1】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 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
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 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 |
A.减少重工业区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
B.美化环境,为持续发展高级房地产提供条件 |
C.有效遏制不合理的城市用地规模,协调人地关系 |
D.开发旅游资源,增加外汇收入 |
读下图北京市区近地面的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城区气温比郊区气温高,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集中 ②工业发达 ③汽车数量多 ④建筑物密集
【小题2】城区气温比郊区气温高,会引起
【小题3】改善北京城市环境的可行性措施有
①扩大绿地面积 ②完善城市道路网 ③提倡坐出租车 ④加强城市管理

【小题1】城区气温比郊区气温高,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集中 ②工业发达 ③汽车数量多 ④建筑物密集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A.城区空气上升,降水减少 | B.城区空气下沉,云雾增多 |
C.近地面空气由郊区流向城区 | D.高空空气由郊区流向城区 |
①扩大绿地面积 ②完善城市道路网 ③提倡坐出租车 ④加强城市管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读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图。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判断2000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小题2】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中期
【小题3】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小题4】该国最可能是()

【小题1】判断2000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4% | B.25% | C.36% | D.47% |
A.60年代 | B.70年代 | C.80年代 | D.90年代 |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 D.进入郊区化阶段 |
A.中国 | B.印度 | C.美国 | D.德国 |
读“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中国不同时期城市化进程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小题2】城市化进程过快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小题1】关于中国不同时期城市化进程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1950~1960年,城市化速度变慢 |
B.1960~1970年,城市化水平较高 |
C.1970~1980年,城市化水平降低 |
D.1980~2010年,城市化速度较快 |
A.交通拥堵 | B.噪声污染 | C.住房紧张 | D.就业困难 |
城市化过程往往导致城乡间出现巨大差异,下列要素可能缩小城乡间差距的是( )
①建筑 ②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 ③交通 ④信息技术
①建筑 ②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 ③交通 ④信息技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如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根据收集的数据资科绘制的当地城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水位是指水面的海拔)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指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绘制上图时出现的一处错误是()
A降水总量
【小题2】关于该城市在规划建没过程中,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小题1】指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绘制上图时出现的一处错误是()
A降水总量
A.气温柱状图 | B.地下水水位变化 | C.降水柱状图 |
A.加大地下水的开采量 | B.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
C.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 | D.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
城市通风走廊是以提升城市的空气流动性为目的,为城区引入新鲜空气而构建的通道。2016年初,北京市规划了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以及多条宽度80 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下图示意北京主要通风廊道分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通风廊道的建设会
【小题2】影响北京市通风廊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通风廊道的建设会
A.消弱城市热岛效应 | B.提高城市建筑密度 |
C.减少城市绿地覆盖 | D.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
A.街道分布 | B.地形地势 | C.盛行风向 | D.功能分区 |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地区新建住宅多集中在村庄外围,而内部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空心村”的出现使
【小题2】针对上述问题,农村地区应
【小题1】“空心村”的出现使
A.城市化的进程减慢 | B.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
C.大量土地资源浪费 | D.劳动生产率提高 |
A.鼓励青壮年外出务工 | B.扩大农村人口容量 |
C.合理规划住宅用地 | D.加大农业技术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