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温家宝总理曾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0%。虽然城市化进程能为国家的发展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可以看到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已经引起了许多问题。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城市人口数量呈 趋势。
(2)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出现很多问题,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在原有城市基础上建立了 ,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4)城市化对城市小气候的显著影响是使城市出现 ,减轻该效应的有效措施是扩大城市 面积。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列不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表现有(   )
A.城市化水平较高B.城市边缘地带发展慢
C.兴建较多的卫星城D.出现大都市连绵带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现阶段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哪种工业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出现第二次腾飞()
A.劳动密集型工业B.资金密集型工业
C.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D.原料指向型工业
【小题2】一个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新型城镇化要通过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来实现城乡一体化。皖南地区毗邻长三角, 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但是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皖南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皖南地区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
B.交通便利,环境条件较好
C.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
D.基础设施完善,资金充足,技术雄厚
【小题2】皖南地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①小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
②城镇建设用地粗放低效
③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在公共服务领域待遇不平等
④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3】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展现代农业势在必行,关于该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已经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B.目前该区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程度高
C.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多种经营
D.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使用大型机械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城市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阶段I到阶段II过程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郊区耕地面积减少B.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C.城市人口比重上升D.城市规模扩大
【小题2】阶段II中,城区中心人口密度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
①交通通达度提高   ②地租价格上涨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地1990年与2010年土地利用比较图(两图比例尺均为1:2000000),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1990年相比,2010年图示区域
A.植物蒸腾量增加B.地下径流增大
C.降水一定增多D.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小题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图中甲区域(虚线圈内)可能
A.改种水稻,以增加粮食供给
B.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C.发展乳畜业,提供乳、肉、禽、蛋
D.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立体农业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曲线图,图示时间段的中期和后期,推动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分别是
A.农业、工业B.采矿业、工业
C.工业、第三产业D.农业业、第三产业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所示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①-②阶段B.③-④阶段C.④-⑤阶段D.⑤-⑥阶段
【小题2】在上题所选阶段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化水平降低B.中心城区高度繁荣
C.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D.出现新城和卫星城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
A.城市人口数量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兴建较多的卫星城D.城市绿地面积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控制乡村人口进入城市的规模,减少用地规模
B.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C.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D.控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