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个城市一遇暴雨,往往地面积水形成内涝。从城市化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A.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大 |
B.河流富营养化严重 |
C.地面硬化,原河网系统遭到破坏 |
D.地表径流下渗量大 |
下图为湖南省1997~2009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省土地城镇化过程中,一般来说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类型增加量最多的应是
【小题2】图中信息反映,该省1997-2009年城市化

【小题1】该省土地城镇化过程中,一般来说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类型增加量最多的应是
A.住宅用地 | B.交通用地 | C.商业用地 | D.工业用地 |
A.速度变慢 | B.过程失调 | C.拉力减弱 | D.水平降低 |
石家庄原来是河北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把车站建在了石家庄。后来石德、石太铁路又在这里与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并发展成为人口超百万的河北省行政中心。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石家庄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石家庄的变化说明了
【小题1】石家庄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矿产资源丰富 | B.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
C.地处华北平原 | D.工农业基础好 |
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
B.一个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不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
C.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城市规模的变化 |
D.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看城市建设规模的大小 |
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
【小题2】在城市化过程中,北京市

【小题1】图中
A.东部省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
B.部分省份的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C.西部省份进入城市化中期阶段 |
D.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正相关 |
A.绿地增加,人口合理容量变大 |
B.人口流动量大,管理难度增大 |
C.城区面积扩大,服务功能增大 |
D.劳力资源紧缺,退休年龄延迟 |
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城市建设带来的影响的是
【小题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为减轻城市内涝对城市中心的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入郊区 ②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③扩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④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河道、池塘

【小题1】下列不属于城市建设带来的影响的是
A.地下水位下降 | B.汛期洪峰流量减少 |
C.蒸发量减少 | D.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
A.城市热岛效应 | B.生活用水量增加 |
C.植被覆盖率增加 | D.降水下渗量减少 |
①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入郊区 ②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③扩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④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河道、池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5年4月,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启动。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当需要时,又可以将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海绵城市”可以使城市
A. 植物蒸腾减弱 B. 下渗增强
C. 地表径流增加 D. 地下径流减少
【小题2】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①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②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③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④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阅读下表所给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外省人口吸引力最弱的是
【小题2】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省区 | 辽宁 | 京津翼 | 山东 | 沪苏 | 浙江 | 福建 | 广东 |
人均GDP(元) | 11017 | 10087 | 9409 | 14413 | 12906 | 11293 | 11180 |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50.21 | 46.96 | 49.69 | 50.25 | 52.74 | 43.65 | 50.39 |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39.01 | 42.31 | 35.46 | 41.27 | 36.26 | 40.01 | 39.26 |
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0.19 | 0.35 | 0.10 | 0.46 | 0.60 | 0.40 | 1.32 |
【小题1】对外省人口吸引力最弱的是
A.辽宁 | B.山东 | C.福建 | D.广东 |
A.辽宁 | B.沪苏 | C.山东 | D.福建 |
下图反映成都平原地区集市在乡镇间的流动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流动模型反映的地理理论是
【小题2】在这些集市当中,

【小题1】该流动模型反映的地理理论是
A.工业区位论 | B.人地协调理论 |
C.中心地理论 | D.城市化理论 |
A.龙川驿的级别较低 |
B.石羊场和平安场相距最远,级别最高 |
C.中和镇的服务范围较大 |
D.中兴镇和中和镇的服务功能完全一样 |
下表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据此完成题。
【小题1】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城镇人数(万人) | 城镇人口比重(%) | ||||
| 2000年 | 2010年 | 年增长率(%) | 2000年 | 2010年 | 增长百分点 |
苏南地区 | 1467 | 2288 | 4.54 | 59.6 | 70.3 | 10.7 |
苏中地区 | 636 | 917 | 3.73 | 37.7 | 56.0 | 18.3 |
苏北地区 | 983 | 1533 | 4.54 | 31.2 | 51.5 | 20.3 |
【小题1】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
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
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 |
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 |
A.地下径流增大 | B.生物多样性增加 | C.热岛效应增强 | D.土壤肥力提高 |
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回答3~4题。
【小题1】其中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小题2】三类城市中其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小题1】其中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A.①>②>③ | B.①<②<③ | C.②>③>① | D.③<①<② |
A.① | B.② | C.③ | D.②和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