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广州市行政区划变化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广州城市发展表现为( )
①市辖区数量增加 ②市辖区范围扩大 ③行政等级提升 ④环境质量下降
【小题2】广州市行政区划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小题1】广州城市发展表现为( )
①市辖区数量增加 ②市辖区范围扩大 ③行政等级提升 ④环境质量下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增加中心城区的城市服务种类 | B.控制环境问题、治理各种“城市病” |
C.促进产业结构及空间分布调整 | D.疏通城市交通、改善居住环境 |
随着北京小汽车保有量的进一步增加,经济学家对拥堵问题进行分析,并为征收拥堵费缓解拥堵提供了理论支持。下图中,U表示出行效用,即综合考虑车速、距离、时间、费用等指标的函数模型,t表示时间。在征收拥堵费用之前,不同出行者开车出行效用为U₁,乘公交出行效用为Ubus0,拥堵时间t0。征收拥堵费用,拥堵时间缩短到t′,开车出行效用为U₂,乘公交出行效用为Ubus。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征收拥堵费后,开车效用上升,继续采取开车出行的是
【小题2】征收拥堵费后,对中低时间价值出行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征收拥堵费后,开车效用上升,继续采取开车出行的是
A.中高时间价值出行者 | B.高时间价值出行者 |
C.中低时间价值出行者 | D.高时间价值与中低时间价值出行者 |
A.Ubus低于U₂ | B.U₁高于Ubus |
C.U₁高于U₂ | D.放弃开车,采取乘公共交通 |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图说明该地区( )
A.城市化水平高 |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
C.约10%人口在郊外住 | D.人口密度较小 |
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②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
③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④农村人口增长减缓,出现负增长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我国某中学同学对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问题感兴趣,他们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开展研究学习。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最早的国家,也是“大城市病”出现较早的国家,因此研究性学习以英国为案例。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英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比较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特点。
(2)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呈______趋势,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城市的发展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环境污染除大气污染外还有________、______等。
(4)你认为应如何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不少于三点)
(5)城市化对城市局地小气候的影响一般有哪些?(试从气温和风速两方面分析)
材料一:英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比较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特点。
(2)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呈______趋势,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城市的发展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环境污染除大气污染外还有________、______等。
(4)你认为应如何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不少于三点)
(5)城市化对城市局地小气候的影响一般有哪些?(试从气温和风速两方面分析)
下图中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表示的是( )
【小题2】乙图表示的是( )

【小题1】甲图表示的是( )
A.逆城市化 | B.城市化 | C.郊区城市化 | D.再城市化 |
A.逆城市化 | B.城市化 | C.郊区城市化 | D.再城市化 |
进入21世纪是中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人口城市化、非农化水平的加速,不仅有人看数量控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面临着复杂的人口流动、管理、保障和发展的问题。在人口总量增长趋缓的同时,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则在快速增长。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读我国部分城市近年来平均人口增量变化情况表,完成下列各题。
(单位:万人) | 重庆 | 武汉 | 长沙 | 上海 | 杭州 | 苏州 |
2000--2010年均增量 | -20.58 | 17.3 | 9.05 | 62.8 | 18.21 | 35.4 |
2010--2015年均增量 | 44.39 | 16.45 | 7.8 | 22.74 | 6.3 | 3 |
【小题1】关于表中所示城市人口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城市人口增速加快 | B.东部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
C.中部城市人口增速加快 | D.西部城市人口数量减少 |
A.上海环境质量变差 | B.杭州工资水平上升 |
C.武汉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 D.重庆承接产业转移 |
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现在速度_____水平______。
(3)不合理的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不合理的城市化所产生的问题,合理的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现在速度_____水平______。
(3)不合理的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不合理的城市化所产生的问题,合理的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中箭头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资金、技术、工业、人口流动方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2】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大城市小型化 | B.郊区城市化 |
C.集中城市职能 | D.城市乡镇化 |
A.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
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
C.郊区比市中心经济更发达 |
D.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出现 |
原地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原有的居住地,而农村用地逐步向城镇用地转化的过程。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县人口职业构成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产业分别是( )
【小题2】该县城镇化方式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

【小题1】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产业分别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
A.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 | B.扩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 |
C.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 | 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
《环球时报》报道,上海市规划工作会议将讨论限制上海建筑物高度问题。上海市的高楼问题不仅引起了居民的日照问题,而且加剧了这座城市的下沉。目前,上海每年以1厘米的速度下沉,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快就会被海水淹没。 在上海市规划工作会议上,将酝酿“双增双减”政策,双增就是要增加公共绿地、公共活动空间;双减就是要减少建筑物容量、降低建筑物高度。根据材料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世纪60年代上海因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许多国家沿海城市出现地面下沉现象之后,采取的政策是控制使用地下水的同时,尽量合理利用水资源。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小题2】“双减”的目的主要是:
【小题1】20世纪60年代上海因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许多国家沿海城市出现地面下沉现象之后,采取的政策是控制使用地下水的同时,尽量合理利用水资源。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禁止开采地下水 |
B.中水(冷却水、洗浴水等)处理后回用到建筑或小区作为杂水洗刷、冲便 |
C.进行水价改革,引导市民节水 |
D.居民家庭通过循环用水达到节水的目的 |
A.解决市民日照问题 | B.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
C.控制地面负担,减轻沉降 | D.减轻大气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