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通达度B.技术水平
C.地价水平D.环境优劣
【小题2】与199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功能分区的变化是
A.功能分区明显弱化
B.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大
C.中央商务区向近郊区迁移
D.远郊区商业网点大幅增加
【小题3】与199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制造业的变化是
A.市中心制造业向近郊区迁移B.近郊区制造业向市区迁移
C.制造业的分布更趋于分散D.远郊区制造业密度减小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街区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城市的住宅小区,其位置选择一般考虑的因素是(  )
A.靠近市中心,交通出行便利B.靠近市中心,商品房售价高
C.到市中心距离适中,环境适宜D.靠近城市外围,土地资源充足
【小题2】逐步拆除围墙,打开封闭的居住小区和单位大院,其主要好处是(  )
①共享社区公共设施,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土地资源
②将社区道路融入城市路网,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
③增加城市居住用地面积,解决城市住房紧张的问题
④促进居住与商业、服务业结合,形成综合性生活社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江苏1990年和2010年产业结构图”和“1990~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对比江苏2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农业生产水平降低B.第二产业上升速度超过第三产业
C.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提升D.第三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小题2】有关江苏城市化,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化速度在加快B.大部分城市出现逆城市化
C.2010年江苏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约为60%D.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上海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14-2020)》正式对外发布,上海规划形成15个市级商业中心,这也意味着上海商业网点的扩容。

回答问题。

【小题1】上海市级商业中心扩容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①适应逆城市化发展趋势
②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消费需要增大
③方便城市居民到就近的商业中心购物
④城市发展重心从工业转移到商业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③D.①④
【小题2】从市级商业中心扩容可以看出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A.中央商务区的面积不断扩张,功能分区愈加明显
B.城市的地价变化已经不符合地价基本规律
C.城市的商业用地正在逐步将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取代
D.城市面积拓展,商业区向居住用地扩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孔子学院作为我国与国外交流的重要平台与窗口,起到传播汉文化的作用。目前在全球许多地区得到长足发展。

回答问题。

【小题1】在世界各文化圈中,孔子学院分布少、密度低的文化圈是
①拉丁美洲文化圈  ②东欧文化圈
③太平洋文化圈    ④伊斯兰文化圈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②④
【小题2】我国在其他国家开设孔子学院,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可以加快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同化
B.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扩散和传播
C.离中国越远,文化差异越大,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越大
D.孔子学院开设的数量与所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城市不同年份(x、y、z年)人口密度的统计资料,横坐标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km),纵坐标为人口密度(人∕km2)。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该城市的城市化过程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A.X-Y-ZB.X-Z-YC.Y-X-ZD.Z-Y-X
【小题2】下列城市发展的现象可能在该城市Y年发生的是
①中心城区人口减少 ②卫星城镇发展 ③CBD分布范围缩小 ④郊区城市化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小题2】(小题2)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地区是距市中心
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
【小题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反映了
A.城市化水平逐渐降低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
C.城市等级逐渐提高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断调整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

材料二:德清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人口49,2万(2010年),有铁路、高铁、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穿境而过,2012年三大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7.0∶57.2∶35.8。


(1)描述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城市体系。
(2)据图,从城市之间的距离、城市数量、城市服务范围,分析城市等级高低之间的差异。
(3)分析浙江省德清县就地城市化的区位条件。
(4)提出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协调发展的合理建议。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规模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9年,马克·杰斐逊提出了城市首位率,即一定区域内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城市首位率可用于描述一定区域内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率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有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

材料二:下图为“城市规模的成本与收益”图,图中AC代表城市人均成本,AR代表城市人均收益,b为AC的最低点,c为AR的最高点。


材料三:长三角部分城市统计数据


(1)分别计算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城市首位率,并进行分析评价。
(2)归纳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人均GDP的空间分布特征。
(3)根据“城市规模的成本与效益”图解读AC与AR曲线的变化规律,判断城市要维持正常运转应将人口控制在I-V中哪个区间内?城市理想的人口容量为I-V中哪个区间?
(4)根据“城市规模的成本与效益”图判断上海目前发展所处的阶段,分析上海近年来人口增加但人均GDP开始被其他城市超越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