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城市环境管理并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读下列新加坡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国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中心地带布局大片绿地,不利于城市发展
B.西南部工业区靠近马六甲海峡,交通便利
C.因地价便宜,中心城区位置靠近东南边缘
D.与功能区相应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不太发达
【小题2】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的是
A.环境质量、历史文化B.功能分区,休闲娱乐
C.土地价格、基础设施D.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如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属于黄河上游流经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是
①摆龙门阵   ②秦腔  ③京剧   ④喇嘛寺  ⑤蒙古包
A.②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③D.②④⑤
【小题2】下列表示图中所示④文化区特色文化及其相关自然条件的是
A.窑洞——黄土广布B.掉袖藏袍——气温变化大
C.面食为主——盛产小麦D.那达慕——草原牧区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三个国家城市化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21世纪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小题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可能带来的主要变化是
A.英国:城市环境质量将会恶化B.美国: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C.中国:西部城市化进程快于东部D.中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82 年,欧洲的列奥·范登贝格首次将城市化进程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再城市化阶段,中心城区相较于郊区,有着相对有利的人口发展条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上图来看,甲、乙、丙三地的城市化率为(    )
A.甲>乙>丙B.甲>丙>乙
C.丙>甲>乙D.乙>甲>丙
【小题2】据图推断,三地所处的城市化阶段大致为(    )
A.甲—郊区化,乙—城市化,丙—郊区化
B.甲—逆城市化,乙—再城市化,丙—郊区化
C.甲—再城市化,乙—逆城市化,丙—城市化
D.甲—城市化,乙—郊区化,丙—逆城市化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有关城市化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国际社会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提出的现代城市化新概念,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两方面,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1)据图甲,归纳我国1950年到2005年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据图甲和图乙,比较中国和英国2005年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3)据图丙和图丁,比较发达国家和中国1950年以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差异。
(4)归纳分析我国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一产业的发展?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通达度B.技术水平
C.环境优劣D.地价水平
【小题2】与199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A.功能分区明显弱化B.制造业向市区集聚
C.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大D.近郊制造业密度减小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某年国庆长假期间不同城市高速公路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统计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拥堵“痛苦指数”(拥堵所花的时间与人们所能忍受的最长时间之比称为拥堵痛苦指数)最低的城市是
A.重庆B.西安C.南京D.成都
【小题2】北京、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都较高,其原因可能是
①机动车数量多 ②交通通达度高 ③经常拥堵已成习惯 ④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据悉,某超市计划在某市开设分店。如图和表分别为该公司对该市的地租和交通状况调查的统计资料。读图表,回答以下问题。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0
1
0
a
 
1
1
0
a
 
1
1
1
b
0
 
1
0
b
1
 
1
0
b
1
 
1
0
c
1
1
 
1
c
1
1
 
1
c
1
1
 
1
d
0
0
1
 
d
0
0
1
 
d
1
0
1
 
 
该市各区域聚落的交通联系状况统计表
说明:甲、乙、丙表示该市的三个区域,a、b、c、d为区域内的四个聚落。表中数据1表示两聚落间有交通干线相连,数据0表示不相连。
【小题1】该城市商业区范围的半径约为( )
A.1千米B.1.2千米
C.1.7千米D.2千米
【小题2】甲、乙、丙三个区域交通网络发达程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丙>乙>甲B.甲>乙>丙
C.甲>丙>乙D.乙>丙>甲
【小题3】若只考虑交通通达度,则在甲区域开设分店的最优选址是( )
A.聚落aB.聚落b
C.聚落cD.聚落d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文表资料,回答问题。

城市化的发展除传统的城市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

下表为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影响因子表。下图为2000年与2005年大陆沿海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及变动幅度。

 

影响因子

意义

第一因子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

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动、跨区域流动的强度和便捷程度

第二因子

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

反映城市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情况下的城市化

第三因子

人均GDP、城市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壮大,从而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情况

 


(1)简述2000~2005年,我国沿海省(区、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市化第一因子的差异。
(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市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区、市)三大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每到夏季遇上暴雨,我国许多城市便出现“城市看海”现象,本应承担排水重任的下水道,却出现积水回流,从管道口喷涌而出。2015年有154个城市因暴雨洪水发生内涝受淹,直接经济损失达81亿元人民币。

下图是不同性质的地面对降雨的影响效果。


材料二: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大力推进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镇江、嘉兴、厦门、济南、武汉、南宁、重庆等16个城市入选2015年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下图是海绵城市水的循环收集和释放示意图。


海绵城市以低影响开发为指导思想,通过改造,发挥城市“灰色”排水管网等设施的功能,同时结合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的道路广场、原有河湖、湿地、草坪、沟渠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解决城市内涝及蓄水等问题。

(1)海绵城市需要大力建设、保护城市的“海绵体”,例举城市“海绵体”具体包括哪些事物。
(2)简要归纳我国积极申请海绵城市试点的城市,其地域分布有何特点?并分析这些城市申请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自然原因。
(3)结合水循环的知识,比较分析普通城市与海绵城市,为何在遇到暴雨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4)海绵城市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还能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