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982 年,欧洲的列奥·范登贝格首次将城市化进程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再城市化阶段,中心城区相较于郊区,有着相对有利的人口发展条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上图来看,甲、乙、丙三地的城市化率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甲>丙
【小题2】据图推断,三地所处的城市化阶段大致为( )
A.甲—郊区化,乙—城市化,丙—郊区化
B.甲—逆城市化,乙—再城市化,丙—郊区化
C.甲—再城市化,乙—逆城市化,丙—城市化
D.甲—城市化,乙—郊区化,丙—逆城市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11:40: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图示时间段内,我国城市化
A.水平一直在提高
B.已处于后期稳定阶段
C.水平和速度呈正相关
D.速度将趋缓
同类题2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 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我们称为________,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2分) ( )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分别有哪些?(4分)
同类题3
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填空。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同类题4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已达50%左右
B.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主要是由于交通工具的现代化
C.大城市发展迅速,中小城市发展缓慢,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
D.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同类题5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显示的地理含义是
A.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多
B.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少
C.城市人口约16万时,城市数量最多
D.城市人口约32万时,城市数量最多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呈正相关
B.等级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带
C.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D.城市规模等级与服务范围成负相关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