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 年前耗尽。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在地球留下最大“生态脚印” 的国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这段材料说明了“地球资源”具有下列哪种特点 ( )
A.极易被破坏 | B.再生能力差 |
C.利用潜力小 | D.数量是有限的 |
A.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 B.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
C.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 D.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A.发展速度快 | B.生态系统承载力太大 |
C.资源消费量小 | D.资源利用与环保不协调 |
“城市开放厕所平衡指数”主要用于描述一个城市所拥有的开放厕所数量与该城市用户日常对开放厕所需求数量之间的平衡程度。主要基于城市开放厕所总量、城市开放厕所覆盖率、城市人均厕所拥有量、城市厕所搜索量占比、城市人均厕所搜索量等众多基础数据维度,通过大数据挖掘、计算得出。下图是我国目前最新“城市开放厕所平衡指数”排名前十位的城市。
【小题1】城市开放厕所平衡指数越高说明该城市的开放厕所( )
A.总量越多 | B.分布越均匀 |
C.人均拥有量越多 | D.使用越合理 |
A.地理位置 | B.人口多少 |
C.经济状况 | D.交通通达度 |
读“木桶效应”图,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木桶的“短板”决定


A.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 |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 D.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
读“不同气候区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格中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目前,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 )

【小题1】表格中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生物资源 |
C.社会经济 | D.生产技术 |
A.热带雨林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苔原气候 |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小题2】提高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强进藏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②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加强环境保护
④限制外地人口进藏

【小题1】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①加强进藏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②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加强环境保护
④限制外地人口进藏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下图为“某城市2018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城市2018年的人口容量为( )
【小题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小题1】该城市2018年的人口容量为( )
A.351万 | B.105.6万 | C.97.3万 | D.85.4万 |
A.土地资源 | B.市政 | C.教育 | D.劳动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