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题1】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
①光照
②地形
③土壤
④热量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①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2012-2017年常住人口总数的变化,据推算该城市让人幸福生活的人口总数需控制在2450万人以内。
【小题1】2450万人属于该城市的
A.环境承载力 |
B.环境人口容量 |
C.人口合理容量 |
D.环境自净力 |
A.常住人口数下降 | B.出生率上升 |
C.死亡率下降 | D.人口迁出减少 |
根据广州市政府的统计,2017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449.84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
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广州提出的“1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是指 ( )
A.环境人口容量 | B.人口合理容量 |
C.环境承载力 | D.土地承载力 |
A.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 B.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
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 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
【小题1】图瓦卢人口合理容量
A.是该国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 B.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 |
C.与环境承载力相同 | D.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 |
A.社会文化因素变化 | B.政治因素变化 |
C.生态环境因素变化 | D.经济因素变化 |
以色列国土面积1.49万km2,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的3%。然而,以色列人正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建成了现代农业,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滴灌和喷灌系统遍布全国;农产品和农业技术产品大量出口创汇。按照以色列的农业水准,地球可以养活约3倍于现在的人口。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制约以色列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 B.热量 |
C.人口的消费水平 | D.淡水资源 |
A.大量进口资源 | B.提高科技水平 |
C.降低消费水平 | D.大力发展交通 |
A.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 B.等于环境人口容量 |
C.等于环境承载力 | D.大于环境人口容量 |
佛罗里达州(如图1)主要地形为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平均海拔低于35米。境内有河流17116条,湖泊3万多个,其南部分布着大片沼泽。半岛上最大的湖泊是奥基乔比湖,是淡水湖,湖水主要来自于北部基西米河的注入,后开挖出很多入海通道。佛罗里达半岛东南側分布着本州最大的城市迈阿密,往南隔海相望的是古巴岛(如图2),岛屿北侧有古巴首都哈瓦那。

迈阿密和哈瓦那的环境人口容量不同,请分析迈阿密环境人口容量较大的原因。

【小题1】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A.t1时期,纯自然状态提供的物资可养活人口不超过1000人 |
B.t2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环境承载力提高 |
C.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稳定 |
D.t4时期,该岛屿的生态环境优于t2时期 |
A.人口数量必须低于环境承载力 |
B.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环境承载力制约 |
C.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不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
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为部分预测数据。
回答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表中反映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15~16亿 | B.15.1或16.6亿 | C.约8~9亿 | D.约14~15亿 |
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②地区开放程度
③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④人口性别构成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 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1)依据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杭州是该地区的重要城市。下图为“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2)读上图, 描述图中杭州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
(3)上图显示,杭州在1964年(二普)之前和2000年(五普)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分别说明其直接原因。
江南水乡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下图为江南水乡景观图。

(4)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上述景观的形成原因。
A.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
B.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
C.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关系尚属良性循环 |
D.我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在7亿人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