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在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允许夫妻双方中有一人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生育第二个子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此政策对我国人口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人口出生率升高
C.人口死亡率大幅上升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小题2】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B.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
C.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D.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农村传统上愿意多生孩子,并且愿意要男孩。”以上文字材料揭示了人口发展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
A.宗教B.国家政策C.文化传统D.初婚年龄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口年龄结构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其中20—3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最具经济活力。读我国某市1990~2015年不同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统计表。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市
A.1990~2010年青壮年比重持续上升
B.1990—2015年老龄化程度不断减轻
C.1990—2010年黄金年龄劳动力大量迁入
D.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
【小题2】据此推断,2010年后该市
A.基础设施改善B.生态环境趋好
C.生活成本降低D.就业机会增多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2005~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2005~2014年乡村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政治
B.社会文化
C.经济
D.自然生态环境
【小题2】我国2005~2014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耕地面积大幅增加B.促进工业化进程
C.第三产业比重下降D.劳动力向第一产业转移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a和图b分别示意我国不同地区在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户籍人口年均增长率和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01-2010年,东北地区小学人数的变化情况反映该地区劳动力
A.需求规模减小B.受教育水平下降
C.短缺情况加剧D.抚养比显著下降
【小题2】2001-2016年,造成东部地区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受生育政策刺激,生育率提高B.外来人口随迁子女到当地上学
C.受周期性人口生育高峰的影响D.小学教学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表示意 2010~ 2018 年安徽省合肥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年份(年)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户籍人口(万人)
502.0
706.1
710.5
711.5
712.8
717.7
729.8
743.0
758.0
常住人口(万人)
570.2
752.1
757.2
761.1
769.6
779.0
786.9
796.5
808.7
 
【小题1】据表可知,2010~2018 年合肥市( )
A.常住人口增量大于户籍人口B.老年人口比重逐年下降
C.人口性别比例不断优化D.外来务工经商人员较多
【小题2】与合肥市相比,成都市( )
A.距离太平洋更远,但冬季气温略高B.城市等级更小,但服务范围更大
C.距离发达地区更远,经济发展落后D.城市人口更多,矿产资源更丰富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市可能是(    )
A.西宁B.延安C.上海D.武汉
【小题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A.①B.②
C.③D.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行政村不同年份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其中X、Y、Z分别表示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甲、乙、丙分别为该村落1980年、2000年、2017年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甲相比,该行政村乙年龄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上升B.死亡率下降
C.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D.社会经济的发展
【小题2】导致该行政村年龄结构由乙向丙演变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因素B.气候因素
C.社会变革D.交通和通信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口高龄化率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80岁及以上人口占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高龄化率越来越高。某课题组研究我国人口高龄化状况,发现东、中部地区人口高龄化率演变速度及增长态势存在差异(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10-2015年,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口高龄化率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更好B.东部地区老龄人口基数小
C.中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D.中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高
【小题2】据图中预测,中部地区平均寿命延长对其人口高龄化率影响最显著的时段是(   )
A.2015-2020年B.2020-2030年
C.2030-2040年D.2040-2050年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 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反而“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水资源C.气候D.矿产资源
【小题2】图中甲省区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却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
B.资源较为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
C.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小
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