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资源B.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D.人们的消费水平
【小题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环境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面积的大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D.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的确定性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广东省1982年到2010年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从60.95%上升到76.3%,最主要的原因是
A.生态环境改善
B.较高的人口出生率
C.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
D.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图为我国分年龄组劳动参与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990年—2010年,劳动参与率下降幅度最大的年龄组是(    )
A.15—19岁B.25—29岁C.45—49岁D.55—59岁
【小题2】提高我国劳动参与率的可行办法是(    )
A.延长退休年龄B.全面放开二孩
C.取消养老金制D.降低第三产业比重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旅客前往西藏,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迁移B.国内迁移C.人口流动D.省际迁移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

(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2)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残废率低C.大量人口迁入D.原有人口基数小
(3)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列材料以及印度矿产资源、黄麻和工业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印度的人均耕地逐年下降,1960年为0.21公项,1999年已成为0.10公顷,减少了一半还多。预计到2050年,人均耕地只有0.07公项。40年来,印度的粮食总产量增长了2倍,但人均粮食增长量只有35%。
材料二: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图

(1)从材料可以看出,目前印度在人口、耕地、粮食方面的矛盾日益尖锐,主要表现是什么?
(2)除印度以外,你还知道亚洲的哪些国家人口超过1亿。(至少写出3个)
(3)分析班加罗尔发展高新技术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此图说明该地区( )
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D.人口密度较大
【小题2】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的国家是( )
A.巴西B.印度C.英国D.南非
【小题3】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D.居民生活以消费动物性食品为主
【小题4】图示人口状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②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
③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④农村人口增长减缓,出现负增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题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远大于拉萨,说出北京环境人口容量较大的主要原因。
(2)北京周边省区农村人口流向北京。这一现象对周边省区农村有何影响?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判断下列为减轻环境负担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加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减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国中,0一14岁的少儿占总人口比重较高的是___________国,平均寿命较短的是___________国。
(2)目前乙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按照现状发展,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甲国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